首页 教育 正文

杏花岭区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经验在山西省推广

发布时间:2017-08-07 13:31:27 | 来源:太原日报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杏花岭区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建“紧凑型”大学区、办“学校发展共同体”、“名校”集团化办学,让强校带弱校、城区校带动乡村校,固化的师资得以流动起来,更多学生不费周折就能上家门口的好学校。不久前,在山西省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杏花岭区作为我市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唯一试点,作了经验交流。

  ◆“紧凑型”大学区优质资源效益最大化

  2015年9月,杏花岭区教育局的“大学区管理制”正式实施。原羊市街小学更名为“新建路小学羊市街校区”,原西缉虎营小学更名为“后小河小学西缉虎营校区”,原国师街第二小学更名为“新道街小学国师街二校校区”。

  这次改变的不仅是校名,更重要的是内涵。“大学区管理制”中的“紧凑型”,即一个法人、多个校区,优质学校校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优质学校委派管理人员担任成员校常务校长,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保持一致。

  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以来,促进了不同层次学校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学校之间的共生、共享、共赢,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全区“择校热”“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两年来,新增优质教育学位6600个,惠及6600个家庭。

  ◆学校发展共同体 弥补教育短板

  “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城带乡”是杏花岭区办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杏花岭区教育局把全区小学划分为7个发展共同体,初中划分为3个发展共同体。

  学校发展共同体突破校际壁垒,促进学校横向联系,优势互补,构建有利于学区教育品质整体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积极培育的生态环境。较之于“紧凑型”的大学区管理体制,学校发展共同体相对松散,既充分发挥“大学区制”的优势,同时避免“一刀切”。

  各学校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主题辩课等教研活动,学科教研员深入学区进行专业指导,学区间开展同课异构等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德育活动、安全教育活动都是整体部署,活动经验成果共享。此举对推进区域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明显。

  ◆名校集团化办学 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2016年,名校集团化办学作为第三种办学模式应用而生。这种模式立足于充分发挥名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程教学、优秀的教师团队等资源优势,直接让名校介入新建小区的新建学校,使“新学校”建设之始就是“好学校”,从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2016年9月,新建路小学富丽华庭分校、双明分校和五一路小学富力城分校投入使用,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五一路小学教育集团已经成型。这种办学模式,由总校校长对整个学区施行统一管理,打破校际间的封闭僵化模式,实现对管理方式、教学研究、人事调配等内容的统一管理,保障新校高起点快速补齐弱校短板。

  集团内开展管理干部与教师队伍的深度交流,优质校输出的骨干教师人事关系可以保留在原学校,促进了现有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转化利用和相互交流,进一步优化了学区内的教师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

  杏花岭区教育局以实施“崇文重教”战略为主线,以促进教育公平均衡为重点,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立足实际,精准发力,使上“家门口的好校名校”的学生人数增多,让群众极大地分享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成功所带来的红利。(作者:弓凤飞)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