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主题活动启动

发布时间:2017-09-19 14:19:45 | 来源:央广网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探寻中华文化脉络根源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主题活动启动

  央广网北京9月15日消息(记者方永磊)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和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媒体主题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文化部、中央网信办相关领导以及十几家中央网络媒体共同参加启动仪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_副本

启动仪式现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持有、传承着共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烙印着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标识。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对如何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作出具体部署。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局长黄其正在致辞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众多精彩绝伦的中华“非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更成为我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因此,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但与此同时,“非遗”的保护和发展,也需要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实践证明,不断融通多媒体资源,在网上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对于进一步唤起广大网民关注热情,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_副本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也认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国家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建立起遗产保护的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项为期两周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铺开的网络传播活动,既是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实践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5年来在非遗领域展开的又一项举国措施。”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自己的建议:“传播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线上和线下、虚拟和实有、旁观和操演、顺应时代潮流和坚守人文价值、推动固本创新和抵制歪曲误用,在所有这些维度上,都要有审慎的考量和精准的拿捏,才能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_副本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据悉,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中,来自近百家中央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以及部分文化领域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200多名编辑记者,将分赴贵州、山西、福建、湖北等省份,通过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状态和脉络根源,深入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用网络元素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