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对话 正文

郭海利:喜欢产品的人才会提意见

发布时间:2017-12-20 14:00:58 | 来源:黄河新闻网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02_副本

——专访山西金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海利

黄河新闻网记者 田言志

  几年前,郭海利带着山西特产在深圳义务推广,他想第一时间得到当地消费者的意见,最终他做到了,可厂家没采纳,无奈,他重新认识特产,深挖其背后的秘密。此后,一个普通的地方野果,转化为多种健康产品,进而走上了引领社会的大健康产业之路。说起这么多年来他所走过的路,郭海利沉思许久,从他的神情里可知,这些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酸、苦与辣,期盼已久的甜味总是迟迟而来,但此时,他脑海中仍会出现两年前与同事们在深圳为了宣传产品而“站大街”的场景。

  饭店上班后,再没了饥饿的感觉

  小时候的郭海利特别喜欢看书,放学后总会很快写完作业,然后空出大量的时间去看课外书。好多次,郭海利点着煤油灯看书,奶奶因操心学习,总会前来询问作业完成的情况,这时,郭海利怕奶奶反对看课外书,便声称自己正在复习功课。郭海利的奶奶虽然不识字,但感觉事情并非如此,几次质疑说:“有这么厚的课本?”

  读高中时,学校离家10多公里,郭海利每天得步行上学,遇到下雨天他总是浑身被淋个湿透。郭海利说:“穿着湿衣服正常上课,一般上两节课后衣服基本就干了。”

  “饥饿”一词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人们共同的记忆,可对郭海利而言,这种记忆比别人更为深刻,因他的饭量远远超出同龄人,总是饥肠辘辘,多时饭量有3斤,为此他不得不向人借食度日。中专阶段的郭海利记忆最深,当时男生能吃3个包子,女生吃一个就饱了,但郭海利每顿至少得吃8个包子。他记得每次上学前,家人会带120斤玉米去粮站卖掉,将换来的钱当作他的生活费。

  副总经理张长龙是郭海利中专时候的同学,又是班长。据他讲,当时大家每月的饭票是固定的,可每月不到15号,郭海利的饭票就用完了,经常会找我借。

  当时有一种细又硬的面条人称“钢丝面”,由红面等材料做成,如粉丝一样细,但只要见水就会迅速膨胀到粉条那样粗,一次郭海利借到别人的饭票后一顿吃了好几碗,他就感觉肚子越来越胀,自习课上怎么也坐不住,难受得不得了。

  中专快毕业时,郭海利被分配到一食品厂实习,对他来说是迎来了“好日子”。实习期间,郭海利不但每天都能吃上饱饭,就连晚上睡觉前,宿舍内还有厂子给大家提供的点心,那时开始,他再没饥饿的感觉。后来,郭海利被分配到太原市五一广场附近的云山饭店上班,每月能获得500元的工资。

  1995年,郭海利对自己的工作不再满足,想着外出挣钱,但是要放弃自己稳定的工作。谁都知道,一旦离开工作单位,就永远没了退路。郭海利表示,就算自己擦皮鞋,每月也比上班强。

  感觉是说气话,但郭海利说:“当时自己经过了解,清楚知道擦皮鞋的人每日保守地说也能赚到20元以上,总之比上班强。”

  卖了几年电话机,他想去深圳看看

  1995年,家用固话机刚兴起不久就被郭海利看上了。当时他向几位朋友借了3000元便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电话机销售。

  最初的销售与机子的保修为一体,只要电话机有故障,郭海利就得从位于大南门的销售店拿上电话,到大营盘找专门的技术人员帮忙维修。当时不同于现在,彼此沟通没有手机,郭海利前去若碰到对方不在维修点,就只能等待对方或者就是返回下次再去。一次,郭海利骑着自行车去河西的客户家里取到电话机后,又去了大营盘,结果对方又不在维修点,郭海利发传呼给对方,可始终未见对方回信,无奈又只能等着,顾客着急,他也着急,但没办法。实在没辙,郭海利有了自己维修电话机的想法。很快,他从书店购得相关图书开始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维修电话成了郭海利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几年时间里,郭海利的电话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大南门乃至全太原通信设备行业里的知名人物。

  可随着手机的出现和普及,电话机市场越来越小,郭海利开始从电话机销售的重点转向手机销售。一夜之间,手机市场异常火爆,竞争激烈,到后面,郭海利每卖一步手机的利润仅有10元。曾在1992年与1993年里,郭海利两次去往深圳,了解当地市场,2005年,他再次去了深圳后感觉,许多人去深圳发展,都是带着想法去的,郭海利认为自己可试着去往深圳打开市场。

  可惜的是,去往深圳发展的情况并不如预期,手机销售极不理想,他想到了另换项目。又一次去深圳时,郭海利拿了一大箱山西特产,希望从这箱地方特产里收集打开深圳市场的一些信息。

  他说:“当时自己拿着特产没去销售,而是放在了距离自己租住房不远处的便利店内让店员帮忙推荐,免费给来往的顾客和亲戚朋友品尝,但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别人品尝后对产品有所点评,或好或坏都可以。”

  很快他收到了回复,如某品牌的牛肉太咸,南方人不太习惯,又如某饼子芝麻粒太多,容易脱落等。郭海利很高兴,有了点评就有了改进的方向,也意味着有了市场。但回到山西后,得知该消息的一些厂家不以为然,并未采纳郭海利的意见,这让郭海利很是失望。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郭海利在深圳主要推销山西饮料。郭海利表示,每次大家都要在深圳市郊区等待运输车辆到来,然后大家分发货物,自己推着小车子挨家送货。当时最近的商场距离卸货地点也有20多公里,为了节省费用,不管男女员工齐上阵,经常一个小车子可拉140斤饮料,一个来回车子便报废了。

  “坐公交时,一个人难以将车子和货物抬上车,经常依靠热心人帮忙,自己一直很感激他们,但到终点站下车,就得依靠自己艰难地拖下车,再拉到客户手中。”执行董事姚莹回忆起那段岁月,笑称自己是个“女汉子”。

  经常,送饮料返程时,他们为了省5块钱的公交费而选择了步行,用郭海利的话说,就是“汗水能流到腿上”,从小到大,从未遇到这样的苦。而姚莹在那几年,也从未进过大商场,就连几双鞋都是路边花15元钱买的,更未进过电影院等娱乐场所,许多人羡慕在深圳打工的他们,其实只有他们才自己知道其中的不易。

  努力一年没收益,内心坚信有出路

  辛勤耕耘但未见收益,一年还亏损了100多万元,但郭海利却对其中的沙棘饮料情有独钟。他说:“山西是沙棘大省,营养资源丰富,不存在做不成的道理。”分析失败的原因,他发现,本地的沙棘产品一是口味太浓,二是瓶装质量重,运输费用高等问题,若将这些问题解决,市场也便有了改善。

  郭海利查询资料,寻找沙棘果里的秘密。直到2008年,他又在一些资料里发现了有关沙棘的记载以及果实所具有的一些功效,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得出,沙棘所含活性物质和微量元素有400多种,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提取沙棘相关成分功效更佳。山西金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郭海利任董事长,2009年,公司开发的沙棘成分保健类产品获得市场好评,其中“沙漠金果”、“莹之雪”系列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公司还开发350亩沙棘培育种植基地,占地150亩的沙棘深加工生产基地也建成,整个公司的发展走上了快速路。

  姚莹表示,2003年自己进入公司后,正赶上公司提出电话保修期延长一年等做法,让她看到了一个老板真正对顾客的用心和负责,而在深圳的一切,更让他觉得这样的老板靠得住,多年来,大家成为事业上的“伴侣”,心有灵犀,配合默契。

  而老班长张长龙也已加入他们的团队,他说:“之前自己老想着做自己的事业,总在忽视他的努力和他努力的成果。现在想来,许多地方我做得不好,当看到他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和执着,我很佩服他,也希望自己能帮他分忧解愁,把事业做好。”(完)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