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 正文

山西偏关有个“大学生村”

发布时间:2018-02-27 14:04:15 | 来源:黄河新闻网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200多名!山西偏关有个“大学生村”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李一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山村,从建国至今,全村共考取本科生156人,专科生68人,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春节期间,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杨家岭村引起众多媒体关注。

  “这些靠知识改变了命运的农家娃,在党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的就有114人。甚至当年,有的农户家里的孩子,全部凭借上学走出了大山。

  杨家岭村位于晋西北黄河边上,紧邻国道,地势由高而低,境内沟壑纵横,缺地少水、地瘠民贫,自然条件落后,距离“三关首御”的偏头关约10华里,全村现有350户、714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石碹、土夯的窑洞,错落点缀在黄土坡上,土路、土墙、土丘,几乎难觅砖瓦房,村民衣着朴素,甚至稍显落后。

  黄河新闻网记者在该村采访时了解到,在这个714口人的村子里,村民靠天吃饭,经济水准低,跳出农门、靠知识改变命运,是这里孩子们的惟一出路。

  在杨家岭村担任过20多年支书的胡荣后老人,是村里走出的几代大学生的见证者。

  老人说,多年来,历届杨家岭村两委非常重视教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增修村里校舍,新修小学,为村里任职的教师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对在全乡学期考试名列前茅的教师给予奖励等政策,使村里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因为办学有方,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村里还一度办过初中,声名远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杨家岭村考上大学的农家子弟,每年开始成倍增加。在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村民都会引以为榜样,学生引以为楷模,在重学、向学、尊学、重教之风的感召下,家家户户比的不是吃穿,而是看看谁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因为这不仅是家庭的荣耀,更是孩子摆脱贫穷的唯一出路。

  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些让许多学生家长羡慕的大学,在杨家岭村,却是村民们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名字,因为有许多村民的孩子,就在这些大学读书。

  不但如此,这些考上名校的孩子,时刻谨记祖训,不忘初心,用他们的坚毅,克服着种种困难,凭借认真努力,还能领取到数额不斐的奖学金,刻苦程度和精益求精的品质,在学校里也是口口相传。

  现任忻州市财政局副局长的胡高裕告诉记者,贫穷是村里的共性,但大人们笃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真理,在农闲之时打短工、下煤矿、掏铁石、挖硫矿,自已再辛劳、再苦重,也要挣钱供养子女上学,无怨无悔。

  胡高裕有些伤感地说,因为家里太苦,自已也是打小早早就规划好了出路,学习墙围画、刻印章,学做木工、泥瓦活……,以至于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原忻州地区一所中专学校,就是为了能够早早就业,吃上公家饭,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甚至清清楚楚记得,当看见家里实在清苦、有懈怠弃学的念头时,父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书房里一天要你,你就要念一天书,达(音)供你。”这样的爱心支撑对胡高裕的影响非常大,以至于成家后,他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格外地重视。虽然凭借后天的努力,自已在工作岗位上非常得心应手,但贫穷带来的阴影与铁定的用心打拼却不无关联。

  在杨家岭村担任过20多年支书的胡荣后老人认为,这要归功于几辈村民的辛劳付出和任劳任怨给孩子们带出的榜样的力量。

  他告诉记者,村里有句老话说,“杨家岭的娃,看不见达(音)和妈”,当记者表示疑惑时,老人解释说,“家里的大人早出晚归,大清早出门下地干农活儿,天黑回家时,娃娃们又早早上了床,孩子们睡前、醒来,两头看不见自已的爹娘。”

  老人欣慰地说,民风淳厚是村里的特点。在杨家岭生活,基本上听不到邻里之间吵架的不和谐声音,婆媳和睦,邻里和谐,村里风清气正,村民家风正派。

  资料显示,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杨家岭村几乎每年有考取大中专学校者,一个村考取人数竞超过全县半数乡镇。而且,杨家岭考出的学子中,当下既有大学校长、大学教授,也有处长、局长;既有行政机关公务员,也有事业单位医生教师;既有国企高管,也有自己创业的公司老板;在乡的,也多有企业老总、门店老板,能人数不胜数。

  “一个偏僻山村,从建国之初至今,竟然出了200多名大学生,无论如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说在忻州全市,即便在山西乃至全国,也并不多见。”

  在基层扶贫一年、曾在杨家岭调研的忻州市五台山杂志社副总编、忻州市影视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梁生智如是说。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