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RI看山西 正文

大同市天镇县窑沟村:从小村庄看扶贫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8-07-10 13:49:18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路鹏程 | 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大同市天镇县窑沟村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地理位置独特,三条沟壑切割而过。村庄整体坐落在三条沟壑的谷口交汇处,位于桑干河支流虎沟流域的上游,水源较多,但水利设施缺失。“山沟沟、旮旯旯、土窑洞”是过去窑沟村的一副贫穷落后的画面。如今,崭新的瓦房、整洁的街道是窑沟村的新面貌。

  土窑洞改造迎转机,乔迁新居喜开颜

  走进天镇县赵家沟乡窑沟村,一排排崭新的瓦房、一条条整洁的街道映入眼帘。“要不是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做梦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抗震大瓦房。”75岁的贫困户张瑞感慨万千。张瑞是天镇县赵家沟乡窑沟村人,因年老体弱无力耕种,家里十多亩土地流转给别人,获取微薄收入。张瑞的老伴儿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每月仅药费支出就要400多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4年前老两口还住在破旧的土窑洞里,一到下雨天就犯愁,因为年老行动不便没办法像年轻人一样爬上房顶铺塑料布防漏雨。2015年张瑞像其他村民一样,自己仅掏了一万元钱就住进了三间朝阳大瓦房里,还有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院。

  据了解,实施土窑洞改造以来,窑沟村共新建住房493间,街巷硬化2300米,村庄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35盏。此外,窑沟村铺设污水管网3600米,完成河道整治1000米,修筑护坡坝2300平方米,铺设饮水管道2.5公里,自来水全部入户。窑沟村既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又为后续发展产业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兴产业、拔穷根,脱贫致富奔小康

  为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窑沟村村委会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了“种植讲科学,养殖求效益,外出打工增收入”的致富新思路。村里组织开办了科技夜校,时常聘请市县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来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进行了“地膜覆盖玉米示范”“病虫害防治示范”和“土豆制种”等科学试验,实行作物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同时,窑沟村对土豆、谷子等传统作物进行了“种子革命”,每年从内蒙古调回土豆新品种,增产幅度达40%;从沁州调回谷子新品种,亩增收150元以上。村民从科学种田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致富希望,学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窑沟村还注重发展特色种养业,先后从山西省农科院购回113只优质小尾寒种羊,村委会还成立了清志种养专业合作社,争取资金为村民购买柴鸡1万只,并鼓励村民发展养猪产业。截止目前,猪羊存栏量分别达300多头和1100多只。此外,窑沟村还尝试种植小杂粮英国红和小云豆1300亩,积极引进晋薯16号优质土豆种子并种植800余亩,窑沟村种养业飞速发展起来,有力地带动全村精准贫困户增收致富。

  忙种田、闲挣钱,劳务输出赚外快

  窑沟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种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然而,窑沟村也出现了许多剩余劳动力。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窑沟村村委会及时调整思路,提出“农忙种田,农闲挣钱”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窑沟村组织全村30岁以下的青年村民到天镇县人社局参加“劳务输出培训班”,掌握一技之长;另一方面,窑沟村利用本村闲散劳力成立了劳务输出专业队和“临时包工队”,常年承揽天镇县和周边县区的壮工劳务,近三年就完成荒山造林4万余亩。劳务输出每年为窑沟村增加经济收入90多万元。此外,村里新建了100KW光伏扶贫发电站,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

  如今,窑沟村合作社已从最初的6户发展到60多户,户均增收300多元;造林绿化队也壮大到220人,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各种致富路径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2017年窑沟村人均年收入突破380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昔日这个远近闻名的经济落后村、社会治安重点村变成了如今人人羡慕的人心凝聚、发展迅速的文明村、先进村。(供稿 天镇县委宣传部 编辑 梁学武)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