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RI看山西 正文

见人见物见生活:山西省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2018-07-18 18:09:45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路鹏程 | 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路鹏程):7月18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刘润民对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了介绍。近年来,山西省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多措并举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取得了尤为突出的成就。

【原创】【即时新闻】【移动版】【CRI看山西-列表】【三晋大地-太原】见人见物见生活:山西省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刘润民介绍山西省非遗保护情况  摄影 李梅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有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弥足珍贵的非遗项目,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在不断的探索中山西发现,非遗是一个文化现象的整体,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要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2012年,山西通过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2013年起正式施行),从此开启了全新的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

  让非遗实践回归千家万户

  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山西各级文化部门不断出台政策、扶持队伍,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支持非遗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推动全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批珍贵的、濒危的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名录体系和传承机制不断健全,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不断推进,非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数量列全国第三

  截至目前,山西省进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有116项,代表性传承人150人,项目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进入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的项目537项,代表性传承人815人,保护单位942个;一大批项目和传承人进入市、县级名录,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的非遗代表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基本形成。山西省现有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即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涵盖的19个县级行政区域目前已基本完成第一期目标任务。

  “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2012年,山西设立了碛口、河曲、上党(晋城)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始多点探索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路径。2017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中,提出“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全国首次提出在“全省域”范围内对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富有挑战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首创“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探索新路径

  为提升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2015年至今,山西省累计选派670余名传承人参加了多门类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2018年4月,山西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此外,从2015年起,山西首创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探索保护乡村文化生态的新路子,大量散落在民间的“老物件”“老传统”“老故事”“好习惯”等文化资源被保留下来,使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有了具体的抓手和载体,目前,山西省已在693个乡镇展开了试点工作。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