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晋要闻 正文

发挥绿水青山生态功能 再现“锦绣太原城”

发布时间:2020-05-25 08:41:34 | 来源:山西日报 | 责编:路晶森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坚定了我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把握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坚持统筹推进,不断强化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重点任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也是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也更加坚定了我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再现“锦绣太原城”,是我省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示范,是书写山西生态环境保护新篇章的践行。

  把握发展趋势,充分认识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打赢打好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服务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战略之需。我省作为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天然屏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影响到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增加太行山、燕山——长城沿线森林覆盖,有效涵养水源,遏制风沙危害,是构建起北京和河北西部的生态屏障,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

  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切实之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河中游地区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如果不能有效遏制黄河泥沙,将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开展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加大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增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减少水土流失,能够让黄河“母亲河”得到休养生息,造福子孙。

  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之路。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开发行为,走开发治理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快煤炭采空区和沉陷区植被恢复步伐,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互促共进。

  实现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民生之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能为市民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还能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能够把增绿与增收统筹起来,将解决生态与生计问题的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参与治山治水、发展生态经济中脱贫致富,在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双赢。

  坚持统筹推进,不断强化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要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宜退则退,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一是强化指导,多方协作。明确各方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实行“部省共建、行业共建、区城共建”的协作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二是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尊重自然规律,采用科学方法,统筹国土生态空间规划要素,在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三是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推进生态修复的重要引擎,在管理体制、政策机制、责任落实等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推动生态修复,为全国同类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经验。四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培育生态修复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建立体现生态系统价值的制度体系,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格局。五是增绿增收,协调共进。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生态修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将生态经济作为增绿增收的突破口,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改善生态。

  明确重点任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山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重大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增强三晋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上实现突破。强化生态保护、工程性治理和自然恢复,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推动太行山、吕梁山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同步提速提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动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五水综改”上实现突破。在推进“五水同治”的基础上加快“五水综改”的步伐。着眼于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构建供水网络,建立完善市场化治水节水机制。聚力打造全产业链,加快实现全省水资源资产资本的集约化利用、市场化运营、专业化发展。健全完善阶梯水价机制推动“再生水、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依次利用,用市场化的价格机制引导全社会形成节水机制。推行城市水环境治理“厂-网-河(湖)”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加快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

  在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实现突破。建立完善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落实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健全服务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以环保倒逼转型,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在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上实现突破。加快绿色社区、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建设,积极培育高星级绿色建筑。结合城市周边地形地貌,推进生态绿道、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等开敞空间体系建设,在设区市和人口大县建设近郊环城绿带和休闲区,创造市民休憩绿色空间。依托城市现有资源,推动园林绿化高品质发展。绿化彩化美化同步推进,全力打造四季常绿、季季有花的美丽山西。

  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严格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和主体功能区,实施“多规合一”。建立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完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制,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作者为《山西省“四为四高两同步”通俗理论读物》系列丛书编写组咨询专家、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 黄桦)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