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侯马董氏墓戏俑,一场“永不落幕的戏曲”
2022-05-20 16:04:2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薛阳责编:冯薇薇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侯马董氏墓戏俑,一场“永不落幕的戏曲”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20152809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前世今生,指尖传承。5月20日,在山西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文物正当潮·问晋千年》中,山西博物院副院长张慧国向听众推荐文物——侯马董氏墓戏俑。

  1959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牛庄村发掘的金代董明砖雕墓中,北壁上部有砖雕戏台一座。这座戏台位于屋檐上两斗拱间,为单檐歇山顶,下砌两根八角小矮柱上承台面。整座戏台结构精巧,形式华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舞台建筑形式,是13世纪初叶中国戏剧舞台的一个典型实例。

  戏台上有五个彩色戏俑。每个戏俑高约20厘米,它们并列一排,均施彩绘,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分别代表着生旦净末丑不同的角色。

  左起第一人,头戴黑幞头,身穿宽袖红衣,敞襟露胸,身刺花纹,面饰蝴蝶状脸谱,右手执一纸卷,左手置于胸前,食指与中指指向胸口,好像在倾诉,这是“装孤”,即专门扮演官员的角色。

  左起第二人,头戴黑帽,身穿圆领窄袖黑袍,左手撩起衣襟,右手握拳,面向左侧而手指右边作传话状,这是“副末”,一个专门插科打诨、制造笑料的滑稽角色。

  位于正中间的人物,头戴黑色展脚幞头,身穿宽袖圆领红袍,腰间束带,脚蹬黑靴,双手捧笏贴于左胸,神态自若,这是“末泥”,也是整出戏中的主角。

  左起第四人,面容秀丽,头挽发髻,形若花冠,身穿窄袖团花红袄,腰束黄色巾帕,左手放在腹部上,右手则拿一扇子搭于左肩,两腿交叉,右脚轻轻踮起,张口露齿,神情活泼,这是“装旦”。这是金元戏曲中常见的“引戏”,在演出中是首先出场表演,然后引出其他角色。大多为女子装扮。

  最右边的一位身材最为矮小,胸部敞开,脸上、眼鼻部涂抹粉团,双目斜抹八字眉,两面颊各抹一团黑,作吹口哨状,十足的市井形象,是为“副净”。他和“副末”互相配合,共同营构滑稽场面。

  这组砖雕戏俑是中国早期戏剧表演艺术的再现,为研究宋金戏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宋金时期,杂剧在山西南部蓬勃兴起,商业演出广泛流行,演员开始划分行当,并有了相对稳定的服饰和妆扮,这组戏俑正是当时文化的产物。

  侯马董氏墓戏俑生动活泼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面貌。遥想墓主人董明,也许生前是一位戏迷票友,身后也要继续欣赏这一出永不落幕的戏曲,将瞬间转化为永恒。

  听完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是不是很想亲眼来看看这件文物的模样呢?欢迎大家到山西博物院参观。(文 薛阳 张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