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前世今生,指尖传承。在山西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文物正当潮·问晋千年》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副院长郑媛向听众推荐文物——晋侯牛虎匜。
晋侯牛虎匜出自曲村—天马遗址北赵晋侯墓地。曲村——天马遗址位于山西南部曲沃与翼城交界处,半个世纪以来的大量考古工作及地下出土的材料证明,曲村——天马遗址是晋国在西周时期的都城所在地,晋国以此为都长达三百多年之久。
在遗址的核心区域北赵村南发现了晋国西周时期的国君墓地,总共发现了9组19座晋侯及夫人的墓葬以及数量不少的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铜器及铭文资料显示,这9组晋侯及夫人的墓葬就是晋国自晋侯燮父到武侯、成侯、厉侯、靖侯、僖侯、献侯、穆侯、文侯的九位晋侯。
晋侯牛虎匜就出自编号为91号的墓葬中,墓主人为晋靖侯。这是一座带单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墓室在北,墓道在南,墓道是斜坡状,墓室为竖穴土圹,长5米多,宽4米,紧邻91号墓的西侧是92号墓,是晋靖侯的夫人墓,两墓形制相同,并穴排列,这种形式被称作并穴合葬。这种甲字形墓葬形制是西周时期诸侯的规制。
墓里出土大量的青铜礼乐器,可确认的有35件之多,有鼎、簋、爵、鬲、方壶、圆壶、盘、匜、盂、尊、卣、甗、豆、编钟等,晋侯牛虎匜就是其中的一件。
该墓葬下葬距今已近3000年的岁月,这样大型的墓葬,很多青铜器在出土面世时都被压碎了,晋侯牛虎匜也不例外,出土时几乎没有被认出来,似乎犹抱琵琶半遮面,在其后考古人员对其修复整理后才露出真容,其华丽、庄重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晋侯牛虎匜长51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腹身似瓢,前有流,后有鋬,下有四足。流口上装饰一立虎,朝前作踊跃状,撕咬住流口,后鋬上装饰一野牛,上下獠牙毕现,动态感十足。牛虎匜的内底有铭文4行27字(重文2字):
隹五月初吉庚寅
晋侯喜父乍朕
文考剌侯宝
子子孙孙其永宝用
周代铜礼器中,匜属水器,出现于西周晚期,与盘配套使用,组成一套沃盥之器,匜的用途是在洗手时盛水从上往下浇手,下边用盘承接洗过手的水,除此之外,亦可用作酒器。
铭文中用了“文考剌侯”,显然,该器是晋靖侯为其父晋厉侯所做。《史记•晋世家》载,晋靖侯十七年,国人暴动,周召公和,这一年是中国有确切纪年的一年,即公元前841年,据此推断,晋靖侯父亲晋厉侯死于公元前858年,这一年恰是虎年,晋靖侯也是继位于此年,其在位年数从下一年算起,故此,此器可能做于其父去世后不久。靖侯铸此件牛虎匜,一器上牛虎共存,一前一后,牛尾虎头,牛去虎来,颇耐人寻味,也许正是当时刚继位的晋靖侯心情的写照!
曲村——天马遗址邦墓及晋侯墓出土的众多青铜器、玉器中,虎的形象及纹饰多不胜数,上述晋侯牛虎匜就是其中一件。
听完这件文物的前世今生,是不是很想亲眼来看看这件文物的模样呢?欢迎大家到山西考古博物馆参观。(文 薛阳 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