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博物馆馆长王太明——金代无釉卧女持扇瓷枕见证民族文化的融合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2-05-30 17:25:51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20530104322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前世今生,指尖传承。5月30日,在山西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文物正当潮·问晋千年》中,晋中市博物馆馆长王太明向听众推荐文物——金代无釉卧女持扇瓷枕。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烧制历史已有1400多年。最初起源于隋朝,发展于唐宋时期,尤以两宋和金元时期最为兴盛,产地遍及南北,造型也变得更加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处于北方的晋中地区,在宋末金初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造瓷业也得到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从已发现的遗址和墓葬看,晋中地区出土的陶瓷器种类丰富,主要以碗、盘、壶、罐和瓷枕等生活器物为主,其中瓷枕数量最多,也是金代晋中地区最富特色的文物之一。晋中市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瓷枕精品,馆藏的宋金时期瓷枕遗存,大多是晋中地区同时期各窑址烧造,题材多样,造型精美。其中,金代无釉卧女持扇瓷枕堪称一绝,为宋金时期人物形枕的典型代表。

  这件瓷枕为国家二级文物,同类存世的人物瓷枕从整体造型风格和工艺来说全国仅此一件。瓷枕出土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榆次区猫儿岭墓群,又名仕女枕或美人枕。瓷枕长49.5厘米,宽14.2厘米,高18厘米,重2.53千克。瓷胎无釉,胎质细密。瓷枕整体造型为一位侧卧休憩(qì)的仕女,女子头部枕在一椭圆形瓷枕之上,面相丰润,双目微闭,意态悠闲。左手持团扇覆于身前,扇面圆平微下凹,形成扇面亦是枕面的有趣意境;右臂置于身体右侧,自然垂放。双腿微微弯曲,双脚叠压抬起,衣纹线条流畅。整体上既给人以柔和温馨的美感,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无论是从整体造型,还是手工技法上来看,此类型瓷枕具有浓厚的金代少数民族风格,是本地窑工在已有的制瓷基础之上巧妙加入少数民族特色的创新结果。晋中市博物馆馆藏的这类瓷枕,伴随着晋中地区历史朝代的更迭和民族文化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改良、丰厚和变化,深刻体现了晋中地区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融合。

  听完无釉卧女持扇瓷枕的前世今生,是不是很想亲眼来看看它的模样呢?欢迎大家到晋中市博物馆参观。我是晋中市博物馆馆长王太明,期待在古老的声音世界,与你再次相遇。(文 薛阳 张灵)

编辑:薛阳
2020聚焦“锦绣太原城”盛景_fororder_700-190_副本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