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逛公园 那些科技带来的新鲜事
近日,《全国主要城市公园数排行榜》公布,太原市以439个城市公园数量,位居第四,这已成为太原市的“绿色”名片,公园不仅数量多,而且门类齐全,蕴藏着不少科技元素,有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有包含缓洪功能的、有采用木结构穹顶建造的、有开发智慧导览功能的,还有用环氧沥青彩色路面技术铺路的……一座座科技与生态有机融合的公园呈现在市民面前。
彩色路面环保又耐用
夏日的清晨,双塔公园里已经有许多市民在活动或游玩了。公园内的彩色路面上,跑步的年轻人,跳舞、打太极拳的老年人,玩滑板车、骑自行车的小朋友……你来我往,十分热闹。 、
“听说双塔公园的这条彩色路是最特别的,和其他公园的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刘志光大爷也不太清楚,不过,漫步在彩色路面上,他感觉心情都愉悦了起来。
公园工作人员戴小花告诉记者,环氧沥青彩色路面技术是目前彩色路面技术中最具创新性的技术及施工体系,采用智能同步专用设备将彩色环氧沥青和彩色陶瓷颗粒同步铺在路面,经化学固化后形成彩色封层。固化成型后的路面,具有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同时兼具抗滑、封水、防腐、抑制路面老化等功能。环氧沥青彩色胶结料自身为水性环保材料,对各种环境友好,经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检验,有害物质含量实际检测结果为零,无刺激性气味,对环境无腐蚀、污染,人体接触后无伤害。
彩色路面铺设一年多了,但并没有褪色,路面上也没有因为光照不同产生色差。戴小花说,这就是环氧沥青彩色路面技术的特别之处。现在这种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上,能隔绝融雪剂和车辆尾气、漏油对路面的腐蚀,还能降低行车噪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智慧大脑”让游园更方便
今年“五一”假期,说起太原市最火的地方,晋阳湖公园绝对排在前列。面对934.8公顷的公园,想要在其中游刃有余地游玩,你只需要一个“智慧晋阳湖”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智慧晋阳湖”)。
晋阳湖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孙兵介绍,晋阳湖公园作为太原的城市会客厅,是太原市智慧城市建设、智慧旅游建设的重点。公园如今开发的小程序,是利用导航定位、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景区旅游资源、经济、活动和景区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发布,小程序有序整合了景区旅游所涵盖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元素。游客可通过小程序纵览晋阳湖景区,快速了解景点游玩活动、位置等信息,方便安排景点游览顺序。
记者到达晋阳湖景区后对“智慧晋阳湖”进行了体验,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景区,全景实景图像数据就会与地图相关联,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探索周围。景区视图上,标有主要游览区域方位及出入口、酒店、停车场、卫生间等常用公共设施位置信息,并根据显示图标及颜色划分为游览类、公共服务类、消费类等信息。
据了解,除了晋阳湖公园外,太原动物园也拥有了“智慧大脑”。景区地图服务、路线导航服务、电子导游服务、地图定位服务等个性化服务纳入“智慧大脑”,游客可点击景区电子游览图,根据目的地进行路线规划,查询地图兴趣点信息,如洗手间、小卖部、某个景点等位置,让游园变得更加舒适便捷。
缓洪功能显示“独特”价值
“昨天教的内容我有个动作没有记住,你快教教我!”7月16日上午,太原市晋阳街公园的景观桥下,韩如梅和同伴正在练习昨天老师教的舞蹈动作,这里已成为她们的固定活动场所。如今,晋阳街公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游人漫步其中,顿觉心旷神怡,已成为太原市小店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从外观上,我们几乎看不出晋阳街公园与一般公园的区别,但事实上,这个公园有一个不同于普通公园的重要功能。
太原市公园服务中心晋阳街公园负责人董贵义介绍,晋阳街公园是兼具城市缓洪功能的综合性公园。公园整体缓洪量达21万立方米,相当于80多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洪量,是城南地区重要缓洪设施。
晋阳街公园依缓洪功能从北向南自然分为北池、西池、中池、南池四个区域。北池和西池平常蓄水作景观湖,汛期蓄洪用作防洪库容。其中,北池区域是公园的主景区,环湖设置复层平台,湖体南岸设置水景广场以及亲水平台。南池和中池则不设景观蓄水。中池区域将坝体部分设计为上下两层,低处是儿童综合活动区域。南池区域是主要的公共休闲场所,利用坝体修建了观景悬桥、讲演台、休憩空间、特色廊架,西侧结合蓄水池设计了篮球场。这些设计都是围绕三个蓄洪池和坝体展开的,外观与公园浑然一体,如果不了解,根本看不出这里是缓洪池。
每当太原市进入汛期后,暴雨持续降下,当晋阳街暗涵水位上涨超过北池水位线时,就会自动涌入晋阳街公园缓洪池,缓解周围低洼地带被淹的局面。
大吴村村民王镇江回忆说:“以前,从天而降的雨水,除少数用来种地外,其余的都在这里‘窝’着,用不了也排不掉,只能靠蒸发或往下渗。”2021年10月的那场暴雨,王镇江今天还记得很清楚:“那两天连降暴雨,水位骤升,公园关门。我在家透过窗户看到了‘大显身手’的晋阳街公园。原来大家活动的地方,变成了蓄洪池,接住了大部分雨水。村庄没有被淹,人们遇到急事也不担心出不了门。”
“去年的那场暴雨,我们公园最多的时候储蓄了近15万立方米的雨水。”董贵义说。今年汛期又至,记者看到,公园里沙袋已经备好,防汛设施已经检修,防汛演练已经准备就绪,这座平时可观景、汛期能缓洪的公园,正随时准备迎接新的“大考”。
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公园,都融入了全新的设计理念,随着科技功能的不断增加,正日益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加安全、愉悦的游玩体验。(山西日报 沈佳 乔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