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7月29日电题:(记者吕梦琦、王井怀)山西,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这两大片区山大沟深,是山西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今,随着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这“三支队伍”精准帮扶,广大困难群众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脱贫希望。
扶贫不“走读” 人心聚起来
2014年以来,山西省先后组织1万余名包村领导、3.1万名机关干部、9395名第一书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精准帮扶,发挥“领头雁”作用。
与过去“走读”不同,群众反映“这些干部在村里扎下来了”。走进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扶贫工作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大大的土炕,上面放着三个铺盖卷,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扶贫作战图。掀开土灶上的锅盖,里面放着几个花卷、一大碗米饭和一盘炒豆芽。
这个深度贫困村是岢岚县人大的扶贫点,11名干部对口帮扶15户贫困户,扶贫工作队队员平时就吃住在这里。
“这些后生不嫌村里苦,平时帮我挑水种地,明年他们就把我搬迁到城里住楼房了。”今年68岁的王三女老人独自一个人生活,一提起驻村干部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为了保证扶贫效率,山西省明确规定了“三支队伍”的驻村“时间表”。机关领导每月要在包扶村吃住不低于3天,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的三分之二。
住在村里,吃在村里,干在村里。这种转变逐渐拉近了干群关系,凝聚了贫困村的人心。
静乐县鹅城镇石咀子村第一书记王旭珍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进村时村民们向他投来质疑的目光。但现在饭点一到,总有村民拉着他到家里吃饭。今年,王旭珍自己垫资3万多元钱,帮村里21户贫困户种了30亩大蒜,人均增收3500多元。
“只要真心为贫困农民着想,扶贫工作就会有人气,大家劲往一处使,就不愁脱不了贫!”王旭珍边说边往田里一指,“那位老奶奶叫闫贵先,今年70岁了,还参与扶贫产业,就是想多增加收入。”
不挑肥拣瘦 干好一件件小事
贫困村先天禀赋千差万别,帮扶难度各有不同。但“不挑村,不挑事,干好每一件事”,是贫困村群众现在对“三支队伍”的普遍评价。
山西省忻州市统战部的年轻科长刘晓鹏便选择了深度贫困的代县王家会村。几年前,王家会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因违法被免职,刘晓鹏在担任第一书记的同时,还兼起了村支书、村主任,独自一人扛起脱贫重担。
王家会村共有141户村民,97户是贫困户,人均只有4分地。村里连个磨坊都没有,村民加工小米走13里路去别的村。刘晓鹏从这些小事抓起,给村里建了一座磨坊,帮村民卖了2.4吨小米,还垫资给村民打了一口新水井,一点一点改变着王家会村的面貌。
记者采访看到,在抓好扶贫搬迁、发展产业这些大事的同时,“三支队伍”的扶贫干部同样在踏踏实实地做着“小事”。替贫困户跑医保报销,给孤寡老人挑水种地,自掏腰包给困难群众买米买面。一桩桩小事让贫困户感受到精准扶贫带来的“获得感”。
大同市浑源县西胜明村第一书记邓悦驻村后,首先帮村民们建起了文化广场,并联系文体团体给村民们表演节目,丰富村里的文化生活。“这样的事情虽然很小,却能迅速赢得村民的信任,有了这种信任扶贫工作就容易开展。”他说。
不少贫困群众向记者反映,精准扶贫以来,扶贫干部喊的少了,撸袖子干的多了,花里胡哨的形象工程少了,干的实事越来越多了,让他们感觉脱贫越来越有信心和底气。
摘穷帽斩穷根 咬住脱贫不放松
“三支队伍”共唱一台“扶贫大戏”。各有各的剧本,各有各的角色,各有各的戏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帮助贫困群众摘穷帽斩穷根,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大同市天镇县塔儿村目前仅剩4户村民没有脱贫,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并没有松懈。52岁的郭润友患有糖尿病,但每周都住在村里,忙旧村复垦,忙开发乡村旅游,有时还帮老人们下地锄草。
“越是脱贫了,越不能放松,越要把战果巩固好。”他说。
如今,塔儿村已经发展起了260亩经济林,和另外两个村集中建起了300千瓦光伏发电,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去年,仅光伏扶贫村里的贫困户每户就分红3000元,稳定脱贫有了坚实保障。
而在忻州市代县橙草沟村,今年实现整村脱贫已经不是问题。驻村扶贫干部现在更关心的是,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脱贫成果长久地巩固好。
目前,代县工商联已经对口帮扶了橙草沟村3年,发展起20亩蔬菜,一个150头的野猪养殖场,第一年预期可收入10万元。
“产业建起来容易,更关键的是要解决稳定销售问题,这是我们要着力破解的。”橙草沟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粉梅说,基础已经打好了,就更不敢放松,现在队员们见人就推销村里的蔬菜。前几天,她为村里建了微信公众号,吸引城里人来认领野猪,目前已经认领出去8头。
脱贫难,防止返贫更难。许多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员都表示,越往后越要抓得更实更细,牢牢保持扶贫工作的连续性,尽可能减少返贫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