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申遗成功以来,秉承“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的理念,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方面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古城保护建设走过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提升的历程。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的要求,不断完善古城保护、旅游发展的规划体系,并严格执行规划、落实规划。相继编制完成了《平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平遥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平遥古城环城地带详细规划》、《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整体性、全局性规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和同济大学的支持下,编制完成了《平遥古城民居保护维修及环境治理管理导则》和《平遥古城民居保护维修及环境治理实用导则》,为古城民居保护修缮、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专业技术支持。在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技术规范的指引下,平遥古城采取了古城内部保护与古城外围建设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古城的保护。
绿色平遥
——古城内部保护方面
在古城内部的保护上采取了以“点”为基础、“线”为纽带、“面”为突破、“全城”保护为终极目标,始终突出了古城的原真性保护。
(一)保护“点”,就是保护单独存在的古建筑、文物史迹。1998年以来,依据山西省人大颁布的《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先后对古城墙、双林寺、镇国寺、清虚观、金庄文庙、日升昌、慈相寺等国、省保单位,以及一批县保单位进行了全面保护性抢修,对县衙署、城隍庙、文庙、城楼等进行了复原。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古城旅游文化国际化项目,修复了贺兰仙桥、吉祥寺、文庙云路等一批古遗迹,使古城典型明清建筑格局更加完整展现。2016年,城墙内墙除险加固工程全面推进,清凉寺、双林寺安防工程基本完工,抢险修缮县保单位7处。特别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遗产基金会支持下,出台了古城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补助办法,即县财政对修缮民居按照每平方米400元到140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助。截止2016年,县财政共投资800余万元,修缮68所院落400余间民居。这一做法既赢得了古城居民的称赞,也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并给平遥古城颁发了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项目奖”。
双林寺
(二)保护“线”,就是保护相联成线的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特别注重古城内不同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先后对南大街、东西大街、北大街、衙门街、城隍庙街等历史街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维修。对以“土”字街两侧为主的100余处典型民居进行了腾迁维修。以范家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为范例,启动实施了历史街区综合整治,探索在古城内打造古民居体验交流带,以形成古城完整的历史脉络。
夜景中国年平遥
(三)保护“面”,就是从减压、整治入手,整体提升古城形象。平遥县立足古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启动了古城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搬迁。大大缓解了古城保护压力。同时,下大力对古城内近200条中小街巷实施了以硬化缆化改造为重点的中小街巷整治。为缓解古城保护、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资金压力,平遥县实施了古城旅游服务基地停车场及游客中心等6个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古城内吉祥寺等4条历史街区保护与修复项目以及古陶一中迁建等3个配套项目,极大地完善了古城旅游的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对古城内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的近现代建筑,有选择性地实施拆除,腾出空间,规划建设华林园、上东门停车场等一批集休闲、生态、停车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空间,古城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对170处消防栓进行了全面维护保养,建设了1处消防加压泵站和1800立方的蓄水池,免费为古城内居民配发9000多具灭火器,从古城内的重点街巷做起,延伸到6700多户居民院落,实施了电力主管网增容和居民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古城消防安全防范水平。
日升昌票号
平遥县委、政府明确提出了要继续依法加大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修订完善《平遥古城保护条例》,以古城保护、安全消防建设为重点,疏解人口压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危房改造,加强执法监管和居民教育,遏制乱拆滥建,控制城内商业过度开发。强化安全防范,推进遗产地的文物修缮、技术保护、陈列展示、环境整治等工程,全面提高平遥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整体水平。
——古城外围建设方面
古城保护必须坚持以古城周边整体协调的风貌展现古城特色,反映历史脉络。平遥古城的整体外围保护迈出了“三步曲”。
一是古城环城地带综合整治。从“十一五”开始,平遥县规划投资30亿元,分三期对城墙周边100米至600米范围内的不协调建筑实施拆除,进行综合整治。一期迎薰门广场区域综合整治已全面完成。二期从2009年开始,先后实施了环古城游览路、护城河保护复原、环城墙绿化等工程。建设了占地25万平方米的迎薰公园。三期规划拆除环城地带东段不协调建筑,全面贯通环城路、护城河,打造环城景观带,在古城周围打造完成了一条服务型文化带和景观带。
二是惠济河综合治理。惠济河位于古城东部,历史上以“河桥野望”成为平遥“古十二景”之一,但因多年断流,“河桥野望”的美景早已荡然无存。为改善古城东部生态环境,2012年,全面铺开了惠济河综合治理,完成拆迁16万平方米,铺开了惠济河河道治理和景观改造,7.2公里的河道治理和惠济公园土建工程已完成。在此基础上,将逐步打造沿惠济河道由古城至梁村生态植物园的文化旅游廊带,形成世界遗产古城、田园生态慢城和文化旅游廊带三位一体的“两城一廊”古城东部发展格局。
三是双林新城建设。平遥的新城建设往北发展受到南同蒲铁路的限制,往东发展受到惠济河的分割,往南发展受大运高速公路的制约,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在西南。大西高铁已正式通车,规划建设占地16平方公里的双林新城已启动,将城市中心向西南拉伸4公里。概算投资3.5亿元的平遥古城站站前广场及双林、文景大道已全面完成,初步搭起双林新城框架,真正形成“古城古到底,新城新到家”的保护建设格局。
当前,以建设“大美古城,小康平遥,国际旅游城市”为总体目标要求,平遥开展了一系列古城保护发展措施,目前,新的《平遥古城保护条例》修定工作已接近尾声,平遥古城遗产监测及传统民居(院落)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即将启动,古城周边一系列旅游保护发展建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