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于成龙》扮演者谢涛:廉为底色 担当第一

黄河新闻网2017-08-21 17:25:28

  原标题:晋剧《于成龙》扮演者谢涛:廉为底色,担当第一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贺亚奇)8月18日,首届山西艺术节开幕当天,晋剧《于成龙》为省城人民送上了第一道廉政大餐,好评如潮。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后迁任湖广黄冈的知州,历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康熙二十年入京觐见,后升任江南江西总督。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称为“天下第一廉吏”。

  经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深入思考历史人物精神对当下现实的关照,晋剧《于成龙》选取了康熙十三年的片段故事。即公元1674年夏天,于成龙署理武昌知府,恰逢“三藩之乱”爆发,他奉命建造供官军通行的两座浮桥被特大洪水冲垮遭革职。此时,湖北局势危急,于成龙毅然接受挽留,前往黄州平乱。

  演出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剧中于成龙的扮演者——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

  有“晋剧第一女老生”之称的谢涛,在肩负重任倍感压力的同时,作为戏曲艺术工作者,她想到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通过阅读学习大量史料,结合历史思考人物,再反复研究剧本中的典型历史事件,寻找于成龙这一常态“廉吏”形象之外,作为一个“人”的特点。他对一些小事情不纠结,能屈能伸,是个有毅力、有智慧,有大胸怀的士大夫;他凌驾于众贪官之上,品性高洁,对百姓温情爱护、“智赚蠹吏”为民除害的智慧果断,以及劝说归附时舍生取义的英勇超然……这些更深层的性格特点最终如何用舞台语言表现。

  “作为一个女老生,演清朝这么一个形象,在塑造人物和声腔处理上,我想突破自我。”谢涛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这一次出演《于成龙》也是自己的又一次突破。

  谢涛,从之前创作的《范进中举》到《傅山进京》《烂柯山下》,由她塑造的的晋剧“老生”形象深入人心。此次扮演的“于成龙”,谢涛也可谓驾轻就熟,浑厚的唱腔,举手投足间既有文人的儒雅,也有官员的气度。

  一个女人演清代男人戏,本身就是一个难啃的骨头。首先,舞台扮相就是一个顾虑,因为清朝男子发饰都是前额剃光,脑后留着长辫。而谢涛的一头披肩秀发已陪伴她多年,但为了在舞台上能够更形象的塑造好于成龙这一人物,谢涛含泪剃发。

  “我的妈妈、儿子最纠结最心疼。妈妈对我讲,谢涛,你的胎毛妈妈都没剃过,你就把一头长发都剃掉了。”因为遇到一个好剧本、好团队、好角色,谢涛觉得这一切她做的有价值。

  本剧在赋予于成龙以清廉为底色、表现其“德能俱备”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提出了于成龙的为官主张,即“待民要宽、治吏当严”,弘扬倡导他“心系百姓、勤政清廉”的为官精神。

  谈到对于于成龙这一角色的认识,谢涛说“人们一提到于成龙,就想到他的廉,其实我想不仅仅是廉,廉只是他的底色,他的能力、担当、责任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对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要求,恰恰与我们这个故事的主题吻合。”

  在采访结束时谢涛告诉大家,虽然演了很多场,但作为山西艺术节的第一场,演员们还是很紧张。但所有剧组人员都全力以赴,只为做好我们的艺术节。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