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讯(记者 李宁波 通讯员 吕梦晓)连日来,平陆县南坡村的群众有些“小激动”,村里由市国税局驻村帮扶工作队筹建的小杂粮加工厂开始投产了。“这座小杂粮加工厂目前已接收订单5000余箱,销售小杂粮2万公斤,销售收入达30万元。”运城市国税局驻南坡村第一书记景洵介绍说。目前,运城市共有649支工作队,808名农村第一书记,吃住在贫困村,帮扶贫困户,倾心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扎实推进扶贫项目,带领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运城是一个农业市,农村人口基数大,目前还有17.8万多贫困人口,其中有分布在边远山区的深度贫困村408个,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今年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坚持在精准方略、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政策落实四方面下功夫,并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三支队伍’作为脱贫攻坚的一线尖兵,只有坚持吃住在村,才能带着感情为群众办实事。”运城市委书记刘志宏在全市扶贫工作会上明确要求,驻村干部必须全日制、全脱产,吃住在村,坚决杜绝“空挂名”“走读”“两头不见人”的问题。为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管理,运城市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六项措施》。市财政拿出2800万元,为每个工作队每年列支1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1万元工作经费及每人每年1万元生活补助,强化后勤保障。市里成立了脱贫攻坚干部驻村督导组,每月进行明察暗访,实行“红黑名单”月通报和新闻媒体“曝光台”制度,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宣传报道,对帮扶较差的,公开通报,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今年7月,运城市召回撤换33名驻村干部,明确两年内不能提拔,同时,把11家帮扶不力单位列入“黑名单”在新闻媒体上通报。
住下去,干起来,融进去。目前,运城市市各级驻村帮扶干部心里装着责任,脚上沾着泥土,进村入户,认真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包括完善脱贫致富规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改善基础设施项目、解决民生保障问题、建强“两委”班子、规范乡村治理等。帮扶干部渐渐融入百姓之中,成了贫困群众脱贫的领头人。万荣县人社局驻汉薛镇柳林岭村第一书记张卫泽,帮助贫困群众发展露地西红柿、花椒、双季槐等产业,全村58个贫困户如期脱贫,人均纯收入3500元。夏县人民医院驻庙前镇通峪村第一书记郭志兵,多次组织为村民义诊,为贫困户联系先心病免费手术,并帮助建设村级卫生室,还组织贫困妇女利用农闲纳鞋底增加收入。村里人都把他当作“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