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力推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 用监督之手守护民生
近日,太原市阳曲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家电下乡”专项补助遭骗补案件,共为国家追回退款292万元。
孝义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柳湾煤矿矸石堆场(2号)存在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下发检察建议后,目前整治项目正在有序进行。
这几起公益诉讼案例在我省引起强烈反响。检察机关作为法定的公益诉讼主体,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责任重大。据山西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7月1日起,试点了两年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在山西,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了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司法保护,为促进依法行政,推动山西省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晋中市介休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监督职责中发现,在龙凤河道临近汾西矿业集团水泥厂过河桥段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日积月累以致堵塞河道。2017年8月7日,介休市人民检察院向该河道的主管部门介休市水务局送达了检察建议书,要求该局加大河道管理执法力度,尽快责成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同时责令积极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检察建议发出后,引起介休市水务局和当地乡镇的高度重视,双方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龙凤河道的治理问题。9月3日,该市水务局向介休市人民检察院正式进行了书面回复,称因倾倒具有隐蔽性、随意性,该局水政执法中因无法第一时间发现违法行为,导致垃圾塌陷侵占河道影响行洪安全。为彻底根治该河段堵塞问题,介休市水务局和龙凤镇组织协调,斥资50万元清理垃圾2万余立方米,树立警示标志,设置防护带,修复出一条干净整洁安全畅通的行洪河道。
7月1日,在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和太原市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阳曲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在“家电下乡”专项补助审核发放中负有监管职责的阳曲县财政局和经信局进行立案调查,同时发出检察建议书,要求这两个单位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及补贴兑付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且严肃处理各类骗补行为,积极配合有关单位依法追缴骗补资金。截至目前,涉案经销商已向阳曲县财政专户退款292万元。鉴于该案中行政机关已经依法履行职责,国家利益已得到有效保护,阳曲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结案决定。
2017年7月,长治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长治城区范围内存在不符合规定享受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情况。根据2014年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结合该院调查,有91户家庭违规享受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27户不符合规定领取廉租房住房补贴,长治市房产服务中心、长治市城区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怠于履行职责,社会公共利益及国有财产受到侵害。长治城区人民检察院向长治市房产服务中心、长治市城区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该单位依照法律相关规定及时清退违规享受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住户,针对27户家庭中未如实申报骗取廉租住房补贴的情况重新予以核实,对不符合廉租条件的家庭已领取的廉租补贴予以追缴。长治市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中心收到城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建议后,及时组织城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详细核实情况予以整改。
在大同市,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案件线索采取统一管理,实行指定管辖、交叉办案的方式,对所有案件做到联办、督办、催办、交办、转办“五位一体”。在互联网平台设置电子举报信箱,积极接收公益诉讼举报线索,拓展“互联网+阳光百姓工程”惠民资金的监督范围,依靠广大群众开展好监督工作。
目前,山西省公益诉讼案件已实现各个基层院立案全覆盖。山西省共储备案件线索617件,立案443件,现有19件案件待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取得良好监督效果,在全国排名靠前。
半年来,在资源保护领域,共修复被损毁国有林地108.814亩,修复生态公益林522.94亩,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599.37亩。生态环境领域,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面积150亩,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215.3亩。累计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排放废气和其他空气污染物的企业174家。保护被污染土壤327.67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332493.6吨,占地面积62.75亩;督促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571015.6吨。国有财产保护领域,督促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的价值725.7万元,督促收回被欠缴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4341.2万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4809千克;督促收回流通中的假冒伪劣食品713千克;督促查处销售假药和走私药品15种、5千克;督促收回流通中的假药和走私药品8种。(山西日报记者 邓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