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轩、丹亭、翰墨苑、望岳阁……漫步在太原汾河四期景区,目之所及,流水欢畅,岸畔柳枝迎风摆动,一步一景,如诗如画、古韵悠长。
汾河四期 摄影 马梦迪
汾河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同样也是山西的母亲河,全长716公里,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
一直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的生态环境改善,自1998年以来,先后分四期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治理美化,同时坚持汾河治理美化与生态环境改善相结合,推动汾河沿线成为牵引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地带。
汾河四期景区风光无限 摄影 马梦迪
其中,汾河四期工程北起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柴村桥北500米,长约10公里,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3450立方米/秒),包括堤岸防护、河槽局部拓宽、柴西堰重建、生态修复及景观、配套工程等建设内容。
特别的是,汾河四期工程全面贯彻“坚持节约、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融入路侧截水、下沉式生态积水、园路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力修复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生态空间,逐步提升了流域生态服务功能。
汾河四期景区风光 摄影 马梦迪
建成后的汾河四期工程,总面积约348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9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158万平方米,蓄水总量约550万立方米。两岸设有自行车道,时常有骑行爱好者来此“打卡”,自行车道总长18.7公里、园路总长45.8公里,配套栽植乔灌木7.73万株,地被、水生植物183.75万平方米,还建有景观桥2座、文化景点7处、景观生态景点27处,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形成了山环水抱、景致协调、延续文脉、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美景。
俯瞰汾河四期景区 摄影 马梦迪
西山叠翠景区 摄影 马梦迪
步入西山叠翠景区,放眼望去,叠翠轩周边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恍若置身江南。据相关人员介绍,汾河四期的建设对恢复汾河太原城区段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积极作用,在进一步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调节了径流、改善了水质,大幅提高了全流域调蓄、防洪能力,为推动实现全流域生态治理的目标贡献了力量。
如今,汾河景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眼前,为生活在汾水之滨的人民带去了更多幸福。随着“汾河晚渡”景点的建成开放,游人可以深入领略昔日夕阳西下时汾河渡口的唯美景色;长达75公里的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建成投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骑行网络、降低了能耗,“一泓碧水穿城过,河畔彩带映春色”的美景映入人们的眼帘。
汾河四期工程内的自行车道出入口 摄影 马梦迪
一座城,有水而活、因水而美。根据《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太原市将坚决扛起依法治汾的政治责任,将条例重要条款和规定落到实处,同时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促进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提升汾河流域水资源管控水平,推动雨污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重点治污工程,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做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助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 赵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