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寻根问祖探龙门:关于黄河龙门文化的思考与启示(四)
2023-01-18 18:28: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薛阳责编:冯薇薇

  黄河龙门文化根植人文、立足人本、彰显人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深入挖掘黄河龙门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借以激励40万龙门儿女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为必要。我们从河津优美传说文明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长度、从河津优秀传统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厚度、从河津红色革命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亮度、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等4个维度来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内涵、外延和时代价值。

从河津地域特色文化探索黄河龙门文化的深度

工商贸易源流长,全国经济进百强。

文旅融合高质量,大展鸿图铸辉煌。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河津的地域特色文化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开放包容中不断丰富,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为推动河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具体表现为“工商贸易源流长,全国经济进百强,文旅融合高质量,大展鸿图铸辉煌”。 其中“工商贸易源流长”指的是历史悠久的码头文化。“全国经济进百强”指的是河津一度在财政小县、人口小县、棉粮小县的基础上,龙门儿女求新图变,勇为人先,大力发展工业,一步步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文旅融合高质量”指的是新时代黄河龙门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大展鸿图铸辉煌”指的是黄河龙门文化经过悠悠几千载的传承和演变,为40万龙门儿女刻画了创新精神和拼搏基因,为新时代河津迈向新征程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一)“工商贸易源流长”指的是河津历史悠久的码头文化。河津是黄河、汾河两条母亲河的交汇之地,地处晋陕峡谷南端,素有“秦晋咽喉、西北门户”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城。目前,河津市委市政府正在沿黄旅游公路沿线规划建设船窝、梯子崖、龙门三座客运码头,希望重塑黄河河运航道。

  (二)“全国经济进百强”指的是河津一度在财政小县、人口小县、棉粮小县的基础上,龙门儿女求新图变,勇为人先,大力发展工业,一步步跻身全国经济百强县。河津是河东煤田原煤采掘的最佳出口,煤田面积6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6.8亿吨,易于开采,煤质优良,是生产优质冶金焦的理想原料;境内石灰石储量20亿立方以上,是生产氧化铝必不可少的优质熔剂;硫铁矿面积6平方公里;黄汾两河交汇,水资源充足。但在改革开放前,河津是有名的财政小县、人口小县、棉粮小县。改革开放以来,河津人发挥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实现了从农业小县向工业大市的精彩蝶变。目前,全市拥有规上企业约130家,小微企业6000余家,形成了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快速发展的四个工业阶段。河津人多地少,发展面临着不少瓶颈制约。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时间从上世纪70年代到1992年。70年代初期,县营工业开始起步,小炼铁、小炼焦、小水泥、小耐火和小煤窑等土小企业逐步发展,到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开始异军突起。总的讲,河津工业起步较早,这一阶段县办企业规模不大,民营企业以小为主,国有大型企业刚刚起步,全市工业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引导,财政总收入从36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

  第二阶段为创业阶段,时间从1992年开始到2001年。这一阶段是资本积累阶段、产业雏型形成阶段。财政收入从2000万元增加到2.3亿元。这一阶段地方市属工业企业开始走向衰落,国有大型企业陆续建成投产,民营企业开始规范发展,逐步形成家族式与现代企业管理相交融的管理体系。期间山西铝厂年产氧化铝120万吨,全市冶金焦年产量400万吨,河津被誉为“亚洲铝都”“中国焦城”。

  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时间从2002年至2008年,这一阶段,全市煤矿整合,由96座减少到36座,产量由150万吨提高到400万吨,河津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迈进全国经济百强县市行列,财政收入从2.3亿元增加到40亿元。这一阶段,企业竞相发展,经济快速壮大,达到河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高点。

  第四阶段为转型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从2008年至今。从2007年开始,河津煤矿连续四年持续关停,随后全省煤炭资源整合,企业用煤从全国市场购买,焦化、钢铁、电力等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河津经济从2008年开始大幅下滑。加之金融危机冲击,全市财政收入从最高时2008年40亿元,下滑至最低时2012年12.2亿元。河津开始以五大产业发展为基础的转型发展,企业新上了一批转型项目,但是,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主导力量,传统工业企业普遍亏损严重,经营困难。直到2016年9月,传统行业才普遍转亏为盈,经营好转,各项指标由负转正,全市工业经济迈上了恢复性增长的轨道。

  全国经济进百强。河津工业经济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十大成绩。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工业经济实力快速扩张,三是工业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四是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地方工业体系,五是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六是对一产和三产产生了较强的拉动作用,七是培育形成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八是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九是提高了河津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十是创造并发展形成了“争强好胜、勇为人先”的河津精神。

  (三)文旅融合高质量,指的是新时代黄河龙门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津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种,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共有各类文化产业300余家。当前,河津正锚定省委“两个转型、文旅先行”的目标要求,提升山水游,壮大文化游,加快培育发展红色游、乡村游、研学游、生态游、体育游、工业游等新业态,打造美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六个新场景”,高标准建设龙门、薛仁贵故里等景区,全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黄河龙门琉璃文化。山西是灰陶琉璃的发源地之一,河津是灰陶琉璃的重要产地。2008年6月,河津吕氏祖传琉璃烧制技艺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在河津境内发掘的“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2017年5月,河津灰陶列入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9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在河津举行“河津窑与宋元窑业技术交流学术研讨会”以及“灰陶琉璃技艺高峰论坛”,2020年9月14日,河津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灰陶琉璃文化之乡”。

  风趣幽默的民俗文化(河津干板腔)。河津干板腔俗称“撂干嘴”,是河津的特色文化品牌,1973年正式列为山西省曲艺种类,2013年,入选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大展鸿图铸辉煌,指的是黄河龙门文化经过悠悠几千载的传承和演变,为40万龙门儿女刻画了创新精神和拼搏基因,为新时代河津迈向新征程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22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23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6.7亿元,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83.1亿元,增长13.1%;财政收入突破60亿大关,达到61.2亿元,增长1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3亿元,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4亿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00元,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0元,增长6.8%。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两个转型”实现“新突破”。按照“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总要求,推动传统产业全链升级,围绕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国家级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碳基新材料产业链打造全国一流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围绕精品钢产业链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精品钢产业基地;围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创建全省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充分发挥“全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政策优势,打造“无废之城”,荣获“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荣誉。

  创新驱动拓展“新局面”。实施市场主体提升行动,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98万户,净增长16.5%,位列运城市第一方阵。深化政银企对接合作,为110家企业集中授信101亿元,用信企业52家43亿元,融资规模和金额均排名运城市第一。

  文化事业实现“新跨越”。2012年12月,中国楹联学会授予河津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2018年1月12日,对外发布了城市形象标识。2019年10月,河津市被确定为运城唯一一家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级单位,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对市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升改造,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174 个,确立示范所、站13 个。2022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质的提升。

  美丽河津展现“新风貌”。加快推进“一山两河”生态修复,大力谋划“双十工程”和“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项目。全力推进108、209国道综合整治,拆违治乱5万平米,压减平交道口565个,整体提升4个高速出口形象。2019年以来,累计投资10亿元,17项内容,打造示范村114个。

  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2203户633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唯一省级贫困村张家堡村高质量脱贫摘帽,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0650元,超过标准线77.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龙门学校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以来,先后在城区新建学校;持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创建“三乙”医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50人,新增技能人才2252人。财政出资为全市6921名残疾人缴纳医疗保险,市域公交实行全免费,单日出行乘客1万人次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获得“省级平安县”荣誉。

  旧岁已现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当前,河津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政策引领、科技赋能、金融助力、人才支撑”的发展格局,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守稳基本盘、延伸价值链、拓展生态圈、主动求发展,积极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河津先行区,加快实现“产值过千亿、经济回百强,转型出雏型、奋斗创辉煌”的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文 李昭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