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太原“西山三章”之第二篇 文哉!西山
2023-09-05 10:54:22来源:太原日报编辑:薛阳责编:冯薇薇

  原标题:“西山三章”之第二篇 文哉!西山

  西山三章

  何以西山?屏列城西、一脉青绿,山峦叠翠、溪泉泻碧,是为并州绿脉。古建琳琅、珠陈玉落,史迹繁盛、气象蔚然,是为并州文脉。赓续传承、守正创新,做强文旅、多元发展,是为并州兴脉。

  “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太原人有好福气,俯仰之间,即可见秀水青山,无边光景。这山、水、城的相守相望相兴,穿越千年,于今更为深沉绵密。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趁暑气渐收、新凉初起,从太原城北端尖草坪区烈石山入,沿88公里长的西山旅游公路宛转而下,止于南部晋源区天龙山群山之巅,可尽览西山一脉锦绣风光。越山,过野,涉水,听松,访古建之华彩,寻先贤之遗韵,看今日之风流,得“西山三章”,抛砖引玉,冀此向您展现今日“锦绣太原·大美西山”风光之一面。

  今天推出“西山三章”之第二篇《文哉!西山》。

太原“西山三章”之第二篇 文哉!西山_fororder_00300163058_6e0c6e90

天龙山佛首 宿晓健 摄

  太原城,风华在西山。

  古城太原,5000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中,一湾汾水穿城而过,流淌千年;城西,一道山脉绵延不绝,宛如画屏。千百年来,西山巍然矗立,延展天际线下,仿佛一个忠诚卫士,守卫着太原这座古城,也护佑着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沿着西山旅游公路,我们从老龙头景区的“烈石寒泉”出发,一路向南,快走慢读,品味西山。

  文物藏青山

太原“西山三章”之第二篇 文哉!西山_fororder_00300163059_0d0c47ae

太山博物馆唐佛塔遗址展厅 贾鹏 摄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晚唐诗人留下的这首思乡之作,表明太原是一座让人难以忘怀的城市。西山在太原人的心中,就像吕梁、太行之于山西人,是一座可以倚靠的大山。

  传说大禹治水前,汾河里黑龙肆虐,被后人尊为汾水之神的台骀为民除害,斩杀黑龙,黑龙的身体化作了太原西侧绵延的山脉。

  质朴的太原人,赋予西山的每一段以不同的名称。烈石山、崛围山、婴山、石室山、蒙山、太山、龙山、悬瓮山、天龙山(方山)、象山、庙前山(尖山)、蚕石山、苇谷山、银牛山、黑驼山、七苦山……从上兰村汾河出水口由北向南依次排开,山山清秀,座座怀古。尤以崛围山、蒙山和龙山三座山,颇具传奇色彩。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脚下的村民们,人人都能讲出几段大佛与寺的传说。

  崛围山下,土堂村净因寺,又称大佛寺。相传汉代时,这里的土崖突然崩裂,塌陷成洞,洞内惊现土质大佛,佛高近10米,古寺因佛而得名。

  龙山红叶丛中,藏着一座童子寺。传说有人见童子戏于青莲间,突然大地响动,山石崩落,有佛现身。考古发掘发现,童子寺不仅有摩崖大佛和石窟,还有一座全国罕见、现存最早的石质燃灯塔。唐代高僧玄奘曾咏诗:“西登童子寺,东望晋阳城。金川千点渌,汾水一条清。”

  蒙山大佛高66.66米,有世界第二大佛之称,排位仅次于已被破坏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比乐山大佛还早“出生”162年。从北齐到元末,大佛显达800年,被毁于战火后,又被埋没600年。直到一位太原老人在地名普查时偶然发现,这才揭开了大佛的“神秘身世”。

  徜徉山林间,往事越千年。遥想当年,为了成就这尊历经5位皇帝、历时24年才凿成的大佛,山里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匠人们叮叮当当的斧凿声犹在耳边。 《北齐书》对当时情景亦有记载:“凿晋阳西山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夜则以火照作,寒则以汤为泥。”还有传说,李渊镇守晋阳时,也曾至此瞻礼,夜梦化佛,遂起兵建唐。

  传说故事往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诗人李白称作“天王三京,北都其一”的晋阳,在佛教盛行的唐代,是全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旧唐书·裴休传》也记载:“太原……近名山,多佛寺。”元好问《威德院功德记》亦载:“并州,唐以来图经所载,佛塔庙处示他郡为尤多。”

  西山上不仅有佛,有寺,有石窟、壁画、古建,还有古树、古泉和古塔。

  在连绵苍莽的山脉中,有全国现存规模最大、题材最丰富的道教石窟——龙山石窟;有保存着古建筑、古遗址、古塔、雕塑、碑刻等遗存上百处,堪称太原地区东魏、北齐、隋唐时期文化遗存最丰富、最完整的“富矿”,也是反映晋阳文化和东魏霸府、北齐别都弥足珍贵的重要实物载体——天龙山……这些都是太原人挚爱一生的宝藏。

  三晋之胜在晋阳,晋阳之胜在晋祠。

  西山的“重头戏”在晋祠。

  这里有全国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祠庙式古园林建筑群;有被誉为“晋祠三绝”的周柏、难老泉和宋塑侍女像;有三大国宝建筑圣母殿、鱼沼飞梁和金代献殿;有善利、鱼沼、难老三泉;有《晋祠之铭并序》等三大石刻;还有“水镜台”等三大名匾……任意拿出一样来,都足以让外省人惊羡。

  “山里的‘宝’埋没得太久了!”同伴中有人感慨道。

  谁说不是呢!

  深秋时节,天高气爽,登顶崛围山舍利塔下,当目光穿过红叶村舍,穿过汾河农田,穿过城市楼院,望向城东南角,依稀可见双塔寺里文峰、宣文两座古塔摇手相应,隔壁蒙山顶上开化寺连理双塔,在一旁击掌相迎。

  有名的古晋阳八景中,“烈石寒泉”“土堂怪柏”“崛围红叶”“蒙山晓月”,所见皆在西山。

  文脉传古今

太原“西山三章”之第二篇 文哉!西山_fororder_00300163060_38af83f0

晋祠难老泉 邓寅明 摄

  百里画卷,千年文脉。

  汽车蛇行在蜿蜒的西山旅游公路上,目之所至,远近高低的山峦层层叠叠、明暗交替;山势回转间,古建楼阁挑角飞檐、时隐时现;清新空气里,翠柏苍松,暗香飘溢。极目远眺,山下汾水波光粼粼。屏息凝神,松涛阵阵拂过耳际。此情,可寄山水;此景,福至心灵;此时,山“心”可触。

  西山有九峪,每一峪都有不同的宁静、美丽与和谐。在道道山梁沟谷,早有人类生息、繁衍的痕迹。从土堂旧石器早期遗址,到大禹与系舟山的传说,再到剪桐封唐的故事……一段段历史故事,一处处考古遗迹,都能触摸到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山一程,水一程。太原人依山傍水而生。诗仙李白在《太原早秋》中借河抒怀:“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沿着西山走势,汾河从汾河二库走来,一路向南流淌。“一水中分,九水环绕”,晋阳故事也在这西山与汾水之间徐徐展开。

  在烈石山口,开渠兴利的窦犨千百年来静享着后人的敬仰和尊崇;在悬瓮山脚,晋祠和台骀庙,一梁一瓦见证着朝代更迭和延续;在赤桥村里,晋水桥畔豫让祠诉说着义士豫让的侠肝义胆和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勇气……

  从春秋末期三家分晋的“晋阳之战”,到汉文帝龙潜晋阳;从东魏高欢以晋阳为根据地奠基北齐,到隋末英雄并起,李渊、李世民父子晋阳起兵建立大唐,还有五代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刘崇走马称帝,一代代王侯将相在西山留下他们辉煌的印记。

  西山,是一座等待后人不断发掘的文物宝藏,是三晋文脉根基,是深深镌刻在太原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浸入骨髓,古今不移。

  “河系千年,山藏古今,城纳百工,文领三晋。”太原人自古因汾水而多情,因西山而豪迈。

  回望历史,有“飞虎子”李克用、一门忠烈的杨业、护卫晋阳百姓周全的刘琨、投汾殉职的太原守将王禀,有治世能臣董安于、三朝重臣王琼、“东方福尔摩斯”狄仁杰、“宋四书家”之一米芾、文化名士傅山、考据大家阎若璩……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忠臣义士、英雄豪杰、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不仅塑造了太原城或坚贞或伟岸的历史群像,也铸就了太原人忠勇仁厚、有情有义的品性和特征,撑起了太原人的文化脊梁。

  而今,西山脚下,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已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太原市着力打造的雁丘园也即将开园。金元好问留下《过晋阳故城书事》中“水上西山如挂屏,郁郁苍苍三十里”的绝美风景,也写下爱情绝唱《雁丘词》中“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千古佳句。而今,汾河太原城区段文化廊道全线贯通,成就了一条贯穿城市南北、穿越历史古今的风光带,彰显着太原古城的时尚气息,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时代发展和文脉传承。

  在“一泓清水”汾河间,一座座“飞虹”横跨城市东西,步道、自行车道、旅游公路像彩带般穿行蔓延,汾河二库、崛围山、二龙山、窦大夫祠、净因寺、蒙山、太原古县城、晋阳古城遗址、太山、龙山、天龙山、晋祠等景点宛如明珠一般点缀其间,光彩照人。当它们被拂去历史尘埃,重现在人们视野中时,都已成为一张张城市文化名片,向人们诉说着千年古城的风云变迁,也描画着太原西山的美景和未来。

  汾河西岸,长风商务区里,山西大剧院、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科技馆、太原市博物馆、太原美术馆交相辉映,成为人们触摸历史、探索新知的灯塔彼岸。漪汾桥畔,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图书馆、山西地质博物馆等文化场馆依河而立,成为现代人休闲学习、增长见识的港湾圣地。在晋阳桥北,夕阳斜照,波光潋滟。“山衔落日千林紫,渡口归来簇如蚁。中流轧轧橹声轻,沙际纷纷雁行起。”古晋阳八景之一的“汾河晚渡”,美景重现,引人回味。

  马拉松赛季,跑友们在汾河两岸穿梭奔跑,在水色天光中尽情感受飞驰之乐与太原之美。端午节前后,晋阳桥头水上运动中心,龙舟飞渡,百舸争流,选手们在飞溅的水花中劈波斩浪,一边体验北方城市的豪爽清凉,一边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从年头到年尾,沿着西山一线,还有古老的晋祠庙会,多彩的太山文化活动,自成景观的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人们春观玉泉山樱,秋赏西山红叶,在晋阳湖里泛舟行,到稻田公园里听蛙鸣。

  文化展锦绣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蓝天常在、城入画屏。

  过去,西山因采煤而兴;现在,西山因文旅而胜。

  这几年,太原市民最大的体会是:西山上好玩的地方变多了!漫步西山,曲径幽林、松柏成荫,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正是林在景中、景在山中,山在水中、人在画中。

  早以前,山上可供行走的旅游线路并不多,除了抵达名胜古迹、由政府出资修筑的几条公路、石径之外,山里基本无路可循。爱好徒步的驴友们不喜走寻常路,有人探路之后,独辟蹊径,也有人边探路边做标记,方便后来人。

  几年前,西山上新修了一条有名的健身步道——崛围山健身步道,据说就是根据驴友们踩出来的小径开发的。现在,这条步道已成为人们深游崛围山的经典线路。

  西山行走,还有几条线路也很火爆,“四寺穿越”便是其中之一。驴友们自发开辟出这条8公里穿越线,从崛围山下西禅寺上到北龙泉寺,再到石窑寺,最后直抵山腰的多福寺。

  在西山南端天龙山深处,也有一条热门走山线。有驴友从柳跖沟底入山,一路听着溪水欢唱,踏着落叶松针,穿行在密林间,40分钟左右便可来到山上。

  今年,开始流行一种新型旅游方式——“Citywalk”,意为“城市漫步”,旅行者行走在一条独特的城市路线上,用双脚探索,深入城市肌理,贴近城市呼吸,感受城市气质,一路访古思今。

  追溯起来,太原历史文化名人傅山或许能称得上是在西山行走的第一人,漫步太原最早的时尚达人。

  崛围山顶舍利塔是当下太原人流行的“Citywalk”网红打卡地,来这里观日出、赏云海、看流星都是不错的选择。站在这里,环顾四野,傅山先生行走西山的足迹也渐渐清晰。

  崛围山多福寺里,有他读书的“红叶洞”;从古寺对面循小道上山,有他把脉问诊的青羊庵;窦大夫祠内鼓楼下,有他少时用功的“虹巢”书斋;悬瓮山下,晋祠博物馆里还有他隐居时的云陶洞……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能想到走进西山“探秘”的人,一定都是大智大仁之人,一定是对这座古城怀着一份不同寻常的情愫。

  我想说,生逢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成为一个太原人更为骄傲、更为幸福的事了!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2008年,西山风峪沟里,一座唐代五重宝函在太山龙泉寺惊世重现。太原人仿佛由此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个又一个藏着惊喜的宝藏“盲盒”被接连开启。

  2020年,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远渡重洋,从日本回归故土。千年微笑,举世轰动。太原人的激动一刻再次来临。

  由唐太宗李世民亲笔撰写的晋祠国宝——千古名碑《晋祠之铭并序》,于今年7月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借助于现代高科技,历史文明与现代人文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拉近、缩小。通过VR眼镜,市民可以沉浸式体验数字复原后的天龙山石窟,近距离观看石窟被盗凿前的原貌,随时随地观赏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

  夏日炎炎,走进烈石山下窦大夫祠,耳边汾水涛涛,眼前古木参天,心中顿生凉意。而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感受,不必亲往,也能感同身受。“秘密”藏在手机里:打开“崛围山博物馆”视频号,点击关注,立等可看。

  一片土地未来的模样,应由土地自身的文脉来决定。今日之西山,不同于往昔。经历过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她的面貌愈加清秀,眉眼愈发清晰,精气神也越来越足!

  2023年,西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要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国际知名文旅康养目的地、国际山地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的西山什么样,我们不妨稍安勿躁、拭目以待。现在,我们可以上崛围山看日出,在横岭村看落日。入夜,灯光闪亮,古县城开城,“凤凰城”归来,长风商务区里有时尚的水幕灯光秀,晋阳湖上有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如梦晋阳》,向观众讲述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过去和未来。

  或者,还可以这样玩:春赴“烈石寒泉”之约,夏赏“蒙山晓月”夜色,秋看“崛围红叶”风光,冬观“土堂怪柏”怀古,在四季转换中来一场观赏古晋阳八景的饕餮盛宴。

  又或者,徒步西山,登临山顶观日出;骑游西山,感受四季风云变幻。饿了,吃一顿农家味道;渴了,掬一捧山溪野泉;累了,找一间民宿歇脚;乏了,干脆在崛围山飞行基地来一场说飞就飞的短途旅行。等待元气满满,再重新回归山下的城市生活。

  西山,让太原人的心里安稳平静;西山,让太原人的生活充满野趣新鲜。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标识,也是人文之城的魅力来源。厚重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彰显着太原独特的城市魅力。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相信,未来的西山会更好!(边素庭 裴怡 岳红霞 王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