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I护航文物活起来
3月9日,晨曦中的云冈石窟巍然屹立,好似诉说着千年的辉煌与沧桑。当科技之光穿透历史尘埃,重生后的第20窟西立佛静待游客的到来。
3月6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中,就新技术助力文物保护这一话题,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第20窟西立佛的重生归功于一场特殊的“拼图游戏”。北魏时期便已坍塌的立佛历经1500年风雨侵蚀,那些雕刻着精美衣纹的砂岩碎块曾长期沉寂在黄土中,直到考古发掘让无数残块重见天日。为重现其昔日庄严,云冈研究院的科研团队便以130块残石为依托,借助AI技术,对这些碎片进行精准的拼接与重组,使湮没千年的佛像风貌重现光彩。
杭侃表示,在以往的复原过程中,面对这些支离破碎的残片,复原之路十分艰难。现在,利用最新数字技术,可以对每一片残块进行扫描,通过数据计算和智能分析,成功地对“消失”的西立佛实现数字化还原。
除再现文物昔日风采,AI还能引领你穿越时光长河,触摸文明脉搏。近日,国家典籍博物馆内,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正在上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纷至沓来。此次展览精心遴选珍品,其中一级文物便达13组之多,展品汇聚了永乐宫150余件珍贵文物,并首次将数字化前沿技术与手段融入其中,通过AI技术复原与活化永乐宫壁画、彩塑与建筑的原貌。
作为我国硕果仅存的元代官式建筑群落,永乐宫以其巍峨壮观的古建筑与栩栩如生的壁画,历来为世人所称颂。然而,时光荏苒,诸多历史细节已渐趋朦胧。得益于AI技术的精湛运用,此次展览将永乐宫的建筑格局与壁画风采完整还原,使观众得以步入数字化的历史长廊,亲身体验七百年前的辉煌,深切感受永乐宫建筑奇观与艺术珍宝的不朽魅力。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字修行。”省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薛平表示,当元代壁画的每一道笔触都转化为可计算的文化基因,当斗拱榫卯的力学密码悉数存入云端,永乐宫不再是琉璃瓦上的凝固历史,更成为在数字世界中永续呼吸的文化生命体。
就职于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白玉洁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步入展馆大厅,在沉浸式的互动体验空间中,她表示,三清殿壁画《朝元图》行进式弧幕剧场让她叹为观止。AI技术的神奇之手,让三清殿的神祇仿佛穿越时空,迎面“飞来”,那种“众神朝元,满壁风动”的震撼,让她仿佛置身于一个神话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世界。“这一刻,我不仅是一名观众,更是这场历史与艺术盛宴的参与者,感受着永乐宫壁画千年不变的魅力与时代科技的完美融合。”她由衷地感慨道。
薛平表示,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永乐宫、云冈石窟等,这些文物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面临着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多重挑战。AI技术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物保护方式。她认为,传统文物保护注重手工技艺,而AI技术则提供了科学化、精准化的工具,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比如,AI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裂痕或病害,而传统修复技艺则可以在AI的指导下,更加精密地进行修复,这种“科技+人文”的模式,也许正是未来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山西日报记者郭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