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山西省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2025-04-03 08:53:47来源:山西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薛阳

  原标题:种质资源特色明显 种业企业逐步壮大 育种基地科学布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新气象 新成效】我省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c748768c393730aec099162a06b79348

  春耕备耕,种业先行。3月30日,在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门口,一辆辆运输车来往穿梭,一袋袋种子整装待发,它们将被送到全省各个农资销售点,再送到农民手中……该公司总经理武志兴介绍:“现在正是种子肥料的销售高峰,我们的种子加工已经接近尾声了,目前公司正在全力加工专用肥,确保市场稳定供应,帮农民配好农资、种好粮食。”

  多年来,潞玉公司以种子产业为基石,坚持种质资源征集与创制,坚持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自主研发玉米、高粱、谷子品种40余个,在甘肃、山西建有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区、市)。

  潞玉公司的蓬勃发展是我省种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种业振兴行动部署要求,按照“一年开好头、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总体安排,全力以赴抓落实,扎实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取得显著成绩。

  资源丰富体系健全。我省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农业农村部评价我省工作“特色明显、成效显著”。我省农作物保存种质资源31科123属146种85236份,全国排名第三。全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入选8个,数量居全国第三。红山荞麦入选全国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典型开发案例。畜禽品种有6个为国家级保护品种。农业微生物保存种质资源11142份(株),全球首次发现并命名3个野生食用菌新物种资源。一品一策开展马身猪、平陆山地牛、临县驴和高平黑皮梨4个濒危资源抢救性保护。建立起以4个省库为核心、32个库圃场区为支撑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有11个被确定为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持续开展4000份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

  种业创新初有成效。扎实开展谷子、黄花菜、西葫芦、绵羊(东佛里生羊)4个国家级和玉米、小麦、大豆、谷子、高粱、马铃薯、中药材、猪、牛、羊等11个省级育种联合攻关。玉米品种瑞普909、小麦品种长6990、谷子品种晋谷21号、高粱品种晋糯3号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瑞普909和晋薯16号跻身全国玉米和马铃薯推广面积前十,实现历史性突破。15项育种联合攻关累计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登记品种132个,自主培育的“太行云牛”“雁云白羊”等已具雏形。

  种业企业逐步壮大。2024年我省积极争取到6个中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资金6781万元,撬动企业投资6009万元。对标国家种业阵型企业遴选标准,指导大丰、潞玉、大象、长荣等种业公司补齐短板弱项,做好阵型企业申报储备。持续推进种业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种业基地紧密对接,支持49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育种联合攻关,支持50余家企业参与种业基地建设,推动出台谷子制种保险政策,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全省种业企业总数达到53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农作物种子企业236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7家,数量位居全国前十。种畜禽企业281家。5家国内头部种企来我省投资兴业,优质资源进一步整合壮大。

  种业基地科学布局。我省建有南繁科研育种基地1400亩。建设农作物种业基地55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对标国家要求,强化县企共建机制,提升基地“五化”水平,积极打造国家玉米制种大县和国家小麦制种大县。2024年遴选确定第三批省级畜禽种业基地9个,主要畜禽良种供种保障率预计提升至87%。制种面积75万余亩,年生产种子约4.2亿公斤。确定省级畜禽种业基地46个,入选国家级5个。

  种业市场健康规范。加强种业市场监管、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种子案件办理,农作物种子市场抽检合格率达98.9%,种畜禽质量安全零事故。2024年扎实开展种业市场监管执法年活动和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积极引导种子企业和科研人员提高产权保护意识,种子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记者 王秀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