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跨越山海 感受山西精彩
2025-04-30 09:20:07来源:山西日报编辑:赵春晓责编:

  原标题:跨越山海 感受山西精彩——全球政党媒体负责人研修班参访侧记

  震撼、神奇、活力——提到对山西的直观感受,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家的政党媒体负责人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这三个词。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山西,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悄然上演。4月23日至26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全球23个国家的政党及主流媒体负责人研修班访问山西。在太原、临汾、运城等地,通过实地参访和文化体验,近距离触摸山西在文化传承、产业革新与生态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见证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的壮阔图景。

  感受“硬核”新质生产力

  作为新中国重型机械工业的摇篮,太重集团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不断创新突破,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4月24日,研修班一行走进太重集团总部基地展览中心,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以及智能制造,近距离感受我省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在太重集团数字化转型体验展区智能5G远程操作机前,许多首次来到山西的政党媒体负责人对无人驾驶远程挖掘产生极大兴趣,纷纷坐上“驾驶舱”体验,他们只需通过屏幕监控即可操控巨型挖掘机“现场作业”。

  “简直太神奇了!”埃及大众新闻网主编阿拉·伊萨姆告诉记者,他制作了一段视频为埃及人民讲述太重故事,还有关于这里的智能产品,以及如何来到山西购买这种产品。

  以“创新驱动未来”为主线,太重集团工作人员重点为研修班一行解读覆盖7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业务网络,包括在巴基斯坦、印尼等新兴市场设立分支机构。

  印尼《罗盘报》副常务编辑安德雷斯·马约托对太重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前,我知道印尼从中国进口了很多重型机械,也知道太重在印尼有类似分公司的机构。亲自来了之后,印象更加深刻。我在网站上及时发表了文章,详细介绍山西太重和它的创新举措、先进科技等。”

  寻访中华文明历史脉络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境内文化遗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小西天的悬塑绝艺、晋祠的唐风晋韵、永乐宫壁画瑰宝……研修班一行在三晋大地上追寻历史文化,仿佛打开了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史书。

  4月25日,因《黑神话:悟空》爆火出圈的小西天景区,迎来了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天命人”前来打卡。

  堪称中国悬塑艺术“绝唱”的隰县小西天,一尊尊精美绝伦的佛像栩栩如生。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宣教委员会副主席布索提拉说,“小西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景点”,她对来山西探访中国历史文化期待已久,“山西是一个文化富集的地方,也是一个重视文化传承的地方,从山西对佛像的保护就能体现出来。”

  在山西文旅数字体验馆,通过科技赋能的沉浸式体验,以“时间轴”串联起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以“空间轴”展示出山西壮丽的山河,为研修班一行呈现了一场“一馆游山西”的难忘旅程。

  置身晋祠景区,北马其顿《安多堡》网站主编戈兰·科斯托夫斯基不禁感叹:“这些雕塑和古树让我看到了山西的历史,果然名不虚传。”

  见证生态治理山水画卷

  “壶口瀑布是黄河的一部分,但是水很清。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神奇的瀑布。”

  “壶口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

  壶口瀑布的惊涛之畔,多位研修班成员表达了对中华母亲河的赞美之情,感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纷纷举起相机记录这一难忘时刻。

  埃塞俄比亚芳纳传媒公司执行总裁阿德马苏表示,他会把山西的文化推介给全世界,尤其会介绍他自己国家的人民来参观。他说:“山西可以依托这样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以此为契机来推介山西并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感受黄河的雄浑壮美后,研修班一行走进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戎子酒庄,品味黄土高原上的葡萄佳酿,见证生态治理与产业振兴的和谐共生。

  在运城日报社举行的座谈会上,研修班成员描述了在山西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围绕媒体传播、文化交流等话题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做法。

  有着20多年媒体工作经历的娜塔莉亚·玛赫维拉泽,是格鲁吉亚伊梅季电视台节目主播、制片人。她说,对于记者来说,这次参访山西是个好机会,还可以得到一些新的资讯,“中国政府总是愿意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经验”。

  访晋行程的结束也意味着合作互利的开启。省外事办副主任李彦表示,此次参访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对话,成功搭建起山西与国际政党媒体的合作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正能量,也期待通过国际政党媒体的传播,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一个厚重的山西、活力的山西、精彩的山西。(孟志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