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时尚《Cosmo》杂志与意大利时尚与文化艺术协会联合主办,北京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意大利龙甲教育集团联合承办的2025“青年文化创新合作”系列交流活动,于9月19日至30日在意大利米兰顺利举行。系列交流活动以“文化+青年+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青年力量推动中意人文交流与创新合作,多角度展现两国文明互鉴的最新成果,共同献礼中意建交55周年。本次活动由民基会青年文化创新交流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并得到米兰市政府、米兰一区政府和(意大利)遗产国际研究院的特别支持。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海淀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代表绳春儒女士率领的海淀文化代表团携多项数字文化创新成果和文旅推介影像精彩亮相。代表团以科技为桥、文化为媒,为本次活动带来了一场以“数智科技”为核心的跨文化盛宴,集中展示了海淀青年文化创新的风采与实力。
9月20日,在米兰一区政府议会厅举行的“文化创新合作对话会”上,中意双方嘉宾展开深入交流。出席对话会的嘉宾包括米兰一区政府主席Mattia Ibrahim abdu Ismahil和副区长Alessia del Corona Borgia,世界顶尖服装设计师、意大利国家时尚协会委员、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Francesca Liberatore,米兰设计周Zona Tortona区和Zona Sarpi区创始人之一、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Luca Fois,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城市馆策展人、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Michele Brunello,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教授、著名设计师Marta Meda等重量级代表。
会上,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艺术中心、中国《时尚Cosmo》杂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和意大利时尚与文化艺术协会、米兰设计周Zona Tortona和Zona Sarpi区创始人Luca Fois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启动“2026年米兰设计周中意合作联合体”,为米兰设计周打造全新官方活动板块,并与与会各方联合发起全新的中外交流合作机制《青年文化创新对话宣言》倡议,推动中意文化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与会的绳春儒女士表示:“海淀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核心区,正积极探索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新路径。我们愿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桥,让中华文明以更现代、更国际化的方式走向世界。”米兰一区政府主席Mattia Ibrahim abdu Ismahil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对话与合作,坚信国际交流是推动共同发展的关键。相信未来的中意青年将在文化、科技、教育等多个方面携手共进,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意大利)遗产国际研究院设计部主任、米兰设计周Zona Tortona和Zona Sarpi区创始人Luca Fois回应道:“青年人是创造的源泉,意中合作将在艺术、设计、教育和数字科技等领域开创新局面。”会后北京海淀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还向米兰一区政府赠送了礼物。

同日,“很古朴也很时尚”交流晚宴及系列展示活动在米兰维尼亚勒大宅举办,中外政商界、文艺界代表齐聚一堂气氛热烈。来自北京海淀三山五园艺术中心的“数字文物”MR体验成为焦点。与会的意大利前文化部长Alberto Bonisoli在体验后赞叹:“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马可·波罗曾见过的景象。科技不仅未削弱文化,反而让它更生动、更可触。”

9月21日至23日,海淀区与会代表还走访了贸促会驻意大利代表处、ADI设计博物馆等驻意机构和知名博物馆、艺术馆,深入了解意大利在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并积极探讨双方开展合作的可能,并还向意大利知名设计师、艺术家颁发了顾问聘书。

9月24日至30日,海淀文化代表团携多项数字文化创新成果和文旅推介影像走进本土校园和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龙甲中文太极教室开展为期一周的活动,通过创意工作坊、“数字文物”MR、“中文+”体验等形式,让本土学生近距离感受中意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与活力。
本次系列活动内容还包括以庆祝中意建交55周年的摄影展,以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融合呈现的中国非遗服饰时装秀,以及集中展示当代艺术家创作成果的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等环节。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为中意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深度交流的机会。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中意建交55周年的礼赞,也是推动中意、中欧青年文化创新交流合作的新起点。未来,双方将以青年为纽带,在文化、艺术、时尚、教育、数字科技等领域开展常态化合作,共同谱写文明互鉴与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