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南省首个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郑州市管城区南曹乡的南曹污水处理厂正以 “地下净化、地上造景” 的创新模式,为城市生态治理注入新活力。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内部调试阶段,未来将以每日10万吨的污水处理规模,为郑州水环境改善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项目总占地约142亩,建筑面积达8.19万平方米,核心包含污水处理主箱体综合楼及配套附属结构。自建设以来,项目始终锚定 “花园式” 全地下污水处理厂目标,通过 “绿色理念提升、现场集约管控、低碳技术应用” 三步走策略,将绿色建造贯穿全程。

在技术落地层面,项目团队重点推广多项环保创新技术:装配式厂区围墙减少建材浪费,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实时监管,雾化喷淋系统抑制扬尘扩散,五级沉淀系统提升水质净化效率,再加上电动混凝土运输车、太阳能利用等低碳设备的普及,一系列举措换来显著生态效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超55%,扬尘产生量减少60%,累计节约用水量2.5万吨,真正实现 “施工不扰民、建设零污染”。
面对“全地下施工难度大、生态环保要求高、民生影响直接” 三大核心痛点,项目团队坚持“技术攻坚为基、环保底线为纲、民生需求为本”,把施工难点转化为创新亮点。例如,通过优化地下箱体施工工艺,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强化施工期环保管控,确保扬尘、噪音等指标优于国家标准,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生工程为民生” 的理念。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地心绿洲质胜班组” 凭借系统化的质量管控体系和亮眼的创新实践,在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评选中脱颖而出。从全国592家参评班组中突围,斩获该奖项最高等级 ——卓越级认证,成为行业质量管控的典范。

从中交一公局集团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了解到,南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不仅填补了河南省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的空白,更开创了“地下处理污水、地上建设景观” 的城市空间利用新模式。待正式投用后,地下将成为高效的“水质净化车间”,地上则可规划为绿地、休闲场地,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重提升,为全国同类项目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 “郑州经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