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正文

耍孩儿:为戏曲史上的“活化石”爆灯打call

发布时间:2017-09-23 14:15:49 | 来源:黄河新闻网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_副本

图为大同耍孩儿剧目《猪八戒背媳妇》演出场景。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 侯津刚 刘亚男 杨江涛)9月22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活动来到大同,观看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流传于山西北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及内蒙一带的地方小剧种,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当今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其独特的唱腔风格及音乐特色,历来为专家学者所瞩目。

  据当地传说,“耍孩儿”的来历是,唐明皇得一皇子,终日啼哭不止,屡医不治,下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破涕为笑,明皇大喜,赐曲名为“耍孩儿”;另传,其来历为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路经塞北,哭哑歌喉。当地群众为纪念昭君,遂将这种嘶哑歌声取名为“耍孩儿”(耍喉儿)。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