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正文

企地联建促发展——泽州县东常村发展模式初探

发布时间:2018-03-28 16:25:07 | 来源:黄河新闻网 | 编辑:薛阳 | 责编:石丽敏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东常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南村镇西南部山区晋普山脚下,距市区15公里。全村共280户,800余口人,760亩耕地。早在1926年,这里就成立了晋城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正因为传承着这样的红色基因,近年来,走出了一条“红色传承,党建引领,全村入股,户户分红”的发展模式,先后荣膺“全国文明村”、“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但这一切,与该村一个企业家是分不开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48a5b4bb7131c23d6d501_副本

  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砥砺奋进创大业

  东常村土地贫瘠,长期以来,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在这块红色热土上成长起来的闫军顿是一个思想解放、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新型农民。小时候,他有一个梦想,要在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上干一番事业,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闫军顿以跑运输为生,积累了一定资金。1994年,他创办了金秋铸造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滚雪团”,如今已发展成为固定资产5亿元、年产值约7亿元的大型铸造集团。旗下现有科裕达铸造、管件厂、铸管厂、炼铁厂、东鑫旺养殖合作社等5个子公司,产品除占领国内市场外,还远销美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和中东等地,并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庄近1600余人的就业问题。同时,重安全,强环保,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保证了企业正常健康运行。

  农民变工人,村民变股民,小康路上共奋进

  随着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如何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造福父老乡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情节。2006年,闫军顿担任东常村村委主任。上任之初,恰逢全省煤炭资源整合,村集体煤矿关闭,村庄建设、村民就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为了破解村民“就业难”,闫军顿提出,以自己创办的金秋铸造有限公司为平台,招工时优先录用本地村民,优先为本村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使村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带动全村共同富裕,蒸蒸日上的金秋铸造有限公司开始股权改革,闫军顿拿出一部分股权,让全村群众自愿参股。对有入股意向而资金不足的农户,他以私人借款、担保贷款的方式为村民提供资金支持。从一开始的无人入股到等待观望、再到现在的限制入股,目前,全村90%以上的农户持有金秋铸造有限公司的股份,入股金额高达6000余万元。公司每年为股民分红1000余万元,累计分红达1.4亿元,实现了村民变股民、共同奔小康的目标。

  为加快本村农业发展,实现以工促农、工农并进的目标,2010年,金秋铸造有限公司又流转了本村及邻村农户1200余亩土地,通过治理整顿,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年产小麦60余万斤。与此同时,闫军顿又投资2000余万元新建了东鑫旺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以肉牛养殖为龙头,实现了养殖、种植、沼气循环发展,不仅解决了村民在企业上班与耕种农作物矛盾,也为年老体弱的村民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

  企地共建,造福桑梓,真情温暖百姓家

  闫军顿担任村干部多年,坚持企业和农村共促共建,同步发展,先后垫资1000余万元发展本村公益事业——

  改造了张村到东常村1.6公里公路,硬化东山道路1.3公里及西坡路0.5公里;分三期彻底整理本村坡耕地,平整土地600余亩,新增土地140余亩;引晋普山泉水,使用喷灌技术,发展节水灌溉200亩;改造全村260余户自来水管网,实现了全天24小时供水,解决了村民吃水难。

  2017年,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投资1000余万元,利用高炉余热,使东常村、西常村和厂区实现了集中供暖。2018年将延伸联通周边的苏庄、张村、天一铸造等供热管道,使集中供暖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

  此外,闫军顿始终把弱势群体记挂在心。每逢节假日,都到困难户、孤寡老人家中慰问,累计发放救助金额80余万元,努力为其中解决实际困难,受到上级好评和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如今的东常村,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百姓安居乐业,收入逐年增长,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李 峰 徐军利)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