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发展多种特色优势产业 强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陈佳 梁学武):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9.19万人,下辖4区6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典型的能源资源型大市,有“中国煤都”之称。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带动大同经济迅猛发展,造就了大同经济的成长与繁荣。但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趋势,大同兴也在煤,困也在煤。如今,大同致力于改变“一煤独大”的传统经济结构模式,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大数据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下大力气精准布局全市经济发展格局,促进经济快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9月26日,大同市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网媒看大同”采访团深入区县,对大同市多种特色优势产业进行了参观采访。
能源革命——打造国际领先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走进大同市国际能源革命科技创新产业园,一块重4余吨的优质原煤便映入眼帘。产业园区位于大同市御东区核心地段,东临大同市委,西邻大同大学,总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总投资97亿元,集新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企业孵化和新能源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功能于一体,是大同市为“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实施的一项能源革命突破工程。
“中关智造大街——大同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包括政策咨询、基础服务、专利服务、资质认定、行业服务、创新券服务、离岸服务和项目转化。”讲解员介绍了中关智造大街——大同服务平台的相关情况。该平台是加速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一站式共享硬科技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服务体系。
在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东介绍到:“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新能源为主导产业,是区域性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山西和国内能源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主要有7个方向,包括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即煤化工产业和煤炭的高效燃烧等,此外还有太阳能、风能、储能、节能等。”
大同全科盟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东(左一)介绍研究院情况 摄影 陈佳
据介绍,园区分为A、B、C三个区,A区建设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大同基地、中科院全科盟大同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孵化器、同煤集团双创中心、泰瑞新材料研发中心、协鑫未来能源馆、上海漕河泾科技服务中心;B区建设清华启迪大同新能源产业创新中心;C区建设上海田鼎新能源与绿色金融创新产业中心、中以国际能源科技成果合作中心。园区将打造零碳、绿色、海绵、智慧四个第五代园区,从4个方面、26项技术体系引进119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引领大同的能源革命经济转型,全力打造新能源之都。
目前,中科院10个所和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中关村智造大街、清华、北大等21个高端智库团队已正式入园。园区主体工程已于2018年8月18日全部开工建设,将于2019年8月18日全部竣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