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RI看山西 正文

太原通信段测试工区工长丁巧仁:巧手仁术守护大秦G网

发布时间:2019-05-30 18:29:39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编辑:陈佳 | 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报道(薛阳 通讯员 吕宇飞):G网,在铁路专指GSM—R,是铁路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上的2万吨列车,就是靠它与Locotrol列车同步操纵技术融合,实现了主从前后机车“齐步走”,而不是互挤成“铁饼”。对于那些长约2.5公里的钢铁巨龙来说,大秦G网无异于神经网络,一丝丝地损伤都可能导致“瘫痪痴傻”。丁巧仁就是守护重载神经网的大行家。工作以来的25年里,经他检修过的设备没有一件返修,始终保持着零故障记录。

  今年46岁的丁巧仁是太原通信段湖东移动通信车间测试工区工长。1993年中专毕业后,他就来到了大秦线。那时候,大秦线全线贯通不到一年,是当时全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现在看来,原先的模拟调制设备、准同步数字系列传输设备有些老掉牙,但当时在世界上也算先进的。”丁巧仁回忆说。

  为了尽快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装备,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不断地向前辈们学习,向厂家求教,彻夜研究设备电路与工作原理,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进。对于设备技术的痴迷,让丁巧仁很快成长为技术高手。

  2003年起,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运能的需要,大秦铁路开始进行2亿吨扩能改造,原有的模拟无线通信模式逐渐被“GSM-R”数字通信模式取代,开启了中国铁路的数字化时代。2005年开始,基于GSM-R网络的重要终端CIR开始在大秦线投入使用。CIR是新一代的无线列调通信系统机车电台,可用于铁路上的GSM-R和450MHz无线列调系统,为机车和地面之间提供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道,被称为重载司机的“耳朵”和“眼睛”。

  与原先设备完全不同的技术标准,给负责CIR检修的测试工区带来全新挑战,很多人信心出现了动摇。当时还是一名普通职工的丁巧仁在工区的一次会议上说:“G网的技术维护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坎。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通信运营商能维护,只要我们肯钻研,也一定能维护。”

  为了尽快熟悉新业务,他先后参加了北京交通大学、深圳相关厂家组织的培训学习,借来专用英文字典对照查询G网术语,徒步巡线熟悉区间设备运用情况。不到半年时间,他就初步掌握了G网维修的各项技能,并由此成为工区的小专家,先后解决了机车信号弱、天线驻波比不达标等诸多问题。精心编著的《无线通信CIR案例50工作手册》成为了工友们手中的必备宝典。2011年,丁巧仁在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铁路通信无线终端维护组个人第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2013年,以丁巧仁的名字命名的“巧仁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丁巧仁带领团队围绕G网设备难点、疑点开展技术攻关,立项攻关10余项,技术革新30多个,先后探索创新了“望闻问切”工作法和利用“三对比”精准判断排除G网设备故障的方法,排除各类无线通信故障5300余个,消除隐患3100多个,节支创效数百万元。

  立足大秦,扎根G网,25年的千锤百炼,让丁巧仁成为备受尊敬的全国“铁路工匠”。他用一念执着,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用精益求精、勇于突破的职业态度,带动起越来越多的奋斗者,谱写出一曲以巧手和仁术守护重载的安全赞歌。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