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进行到底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敬天惜粮、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人们生活的日渐富裕,食物的极大丰富,“舌尖上的浪费”却无所不在。节用裕民、节俭兴国,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何以触目惊心?何以令人痛心?我们且看一组数据。2018年,《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再看看身边的生活现象,餐厨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名目繁多的聚会“盛宴”常常变“剩宴”,某些网络吃播秀误导观众、浪费严重。早在多年前,一生都在为中国人的饭碗奋斗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曾指出,国家应严惩“餐桌上的浪费”。他心疼地说:“我们的水稻产量,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提高了单产之后,却浪费了。”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多年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声音和行动自上而下从未停止。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近年来,全社会掀起的“光盘行动”蔚然成风,从酒楼食肆到学生食堂再到家庭餐桌,“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也成为一种俭以养德的生活态度。在我省运城市,3000多个行政村均已成立红白理事会,本着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的原则,对每次席面的桌数、每桌饭菜的价格都定了标准。尽管如此,随着大众消费势头越来越强劲,仍有一些地方餐饮浪费严重,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学生群体等仍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浪费陋习败坏的不仅是社会风气,而且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量,对我国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压力。”这些忧患意识、风险意识无不令人警醒。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态势,当永远铭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的训诫。
天下事,做于细,成于严。反对餐桌浪费是一项永不过时的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习近平总书记也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同时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具体而言,要在刚性约束和柔性治理方面多管齐下,立法部门要尽快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餐饮企业、职工食堂、学校餐厅,要立刻行动起来,尽到引导责任;社区、学校、家庭,要从“心”出发,把勤俭节约的理念渗透到孩子成长教育的点点滴滴当中。
“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进行到底。(山西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