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晋要闻 正文

山西:统筹修复治理 促进和谐共生

发布时间:2020-11-30 09:14:46 | 来源:山西日报 |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省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十四五 开新局】统筹修复治理 促进和谐共生

  “周边都是石质山,造林难度不小。”冬日的永和县望海寺山一改往年几株侧柏孤立的清冷,不断有交谈声传下山坡。

  “这里处于县沿黄一号旅游公路的中心,周边有移民新村、望海寺景点,位置重要。我们要按照省里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前制定好造林规划,争取打造成全县沿黄流域生态治理保护示范点。”该县林业局局长王琪边走边说。

  “我认为还要结合永和的实际,绿化、景观、经济三效同步。选择栽植油松、黄栌、山桃、丁香、火炬等树种就不错。”县林业局党支部书记王爱民接过话茬儿。

  作为沿黄县,多年来永和县在国土绿化工程布局上优先向黄河、沿黄旅游公路等倾斜;在黄河流域修复治理上,依据沟、梁、峁、岔、滩齐头并进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了垒石坑客土回填、PVC管道输土等方式造林,高效实施全流域治理,累计造林达到31.7万亩。

  永和县只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等国家工程的同时,启动实施太行山吕梁山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以绿化、彩化、财化为目标,以吕梁山生态脆弱区、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区、重要水源地植被恢复区和交通沿线荒山绿化区“四大区域”为重点,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绿色版图不断扩展。全省实施营造林23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的20.5%增长到2019年的23.18%。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治理和修复生态环境期间,我省联动实施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大规模“增绿”、抢救性“复绿”、原生态“补绿”等生态工程建设,连续三年每年惠及50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10亿元。生态扶贫走出了“山西路径”。同时,持续部署“小灌木大产业”战略,抓好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推进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末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到535亿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这为我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省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高质量推进绿化、彩化、财化生态格局,全力做好“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生态文章。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住生态转型基调定位,盯住生态治理主责主业,抓住生态产业发展机遇,守住生态资源安全边界,统筹完善林草系统生态文明机制体系,全面开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征程,为山西绿色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省林草局局长张云龙表示。

  下一步,我省将以实现林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乡村振兴为方向,围绕“两山”着力构筑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中条山国家公园(前期)生态保护屏障“三大生态屏障”,围绕“七河”推进太原、大同、长治-晋城、临汾“四大森林城市群”建设,聚焦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精心打造黄河流域北部生态修复区、黄河流域中部生态治理区、汾河上游华北水塔生态重建区、太行山北段生态建设区和太行山中段生态恢复区“五大重点生态建设区”,形成“三屏四群五区”的林草生态建设新格局,确保到2025年全省营造林2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记者张丽媛)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