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晋要闻 正文

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

发布时间:2021-09-26 15:20:28 | 来源:新华网 | 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融媒看大同①】从“煤都黑”到“生态美”,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

  编者按:煤炭、云冈石窟、黄花……说到山西大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印记。曾为“两朝重镇、三代京华”的大同,是“煤都”亦是“古都”。如今的大同已大为不同,正不断破除煤炭依赖,深挖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等,绘制一幅美丽、富裕、幸福大同新画卷。

  新华网太原9月24日电 说到山西大同,你的印象是否还停留在“煤都黑”“脏乱差”?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大同一度以“煤都”为人所知,“黑”是外界对她的记忆主色。

  如今,外地游客更多是用“北方城市的清流”“不需要滤镜的城市”“没想到大同这么美”等词句来描述大同。令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大同的蓝天,“大同蓝”成为大同又一张“城市名片”,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从黑到美,大同如何啃下这块生态治理“硬骨头”,绘就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大同新画卷?

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_fororder_4

大同蓝与城市交相辉映。新华网 发(张燕伟 摄)

  捍卫“大同蓝”

  “云冈大佛遮黑纱,城市处处脏乱差。”这是十几年前流传在大同的谚语。彼时,扬洒的煤尘令大佛失色,污浊的烟气使行人掩鼻。

  数据显示,2003年大同是全国空气污染最重的十大城市之一,在全国113个重点监控城市中环境质量排名倒数第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1—8月,大同市优良天气数为195天,优良天气数比例为80.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山西省排名第一。从2013年到2019年,这个第一,大同已经拿了七次。

  几年前,“大同蓝”刚出现时,一度成为刷屏“网红”,如今已成为常态,大同人习以为常。

  “大同蓝”如何实现?

  “为了彻底改变大同的‘煤都黑’形象,尽快消除大同人的‘心肺之患’,大同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坦言,大同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为此,大同硬化、强化“领导包治、部门联治、群防群治”治污责任,严化、实化“责任网格化、项目清单化、问题台账化”治污机制,采取超常举措,“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通过调整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对大气污染“釜底抽薪”。

  用大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赫瑞的话来说,“大同方案没有太多的独特性,重在严格落实。”

  “实”到什么程度?

  ——调产业结构。“十三五”以前,煤、电等传统能源占大同工业经济的80%;到“十三五”末,大同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2200万吨,淘汰燃煤电厂5台发电机组共116万千瓦,取缔“散乱污”企业916家。

  ——调能源结构。大同建成了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光伏领跑基地,光伏基地建设规模山西第一。截至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53万千瓦,完成13万户清洁取暖改造,淘汰燃煤锅炉532台。

  ——调运输结构。“十三五”期间,大同报废老旧车2166辆,淘汰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202辆。1096辆公交车、4625辆出租车,全部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车辆,新增215辆大型新能源汽车,新增570辆小型新能源汽车。

  ——调用地结构。“十三五”期间,大同完成矿山生态修复6.78万亩,投入金额32217.74万元,种植各类绿植1958835株,平整土地7814.48亩,4座矿山得到修复。

  同时,大同通过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提标改造、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拆除燃煤锅炉、“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设立禁煤区、扩大集中供热等一系列措施减排,使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2019年比2010年减少了41.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了53.7%,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了99.8%。

  “大同蓝”让人们看到资源型城市为摆脱生态困局所做的努力探索与切实成效。而这种正能量和可能性又成为支撑大同人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捍卫“大同蓝”的力量。

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_fororder_5

村庄里,漫天遍野厚植绿。新华网 发(李鸣放 摄)

  厚植“大同绿”

  “增绿”与“控煤”“减污”并举也是大同生态建设之路的重要经验。

  “我们确立了‘生态统领、环境先行、空气优先’的发展原则,始终坚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恢复自然植被和森林,建设城市隔离带和城市湿地公园,有效降低了城市的温室效应,提升了空气自净能力。”赫瑞说。

  2016年,大同市便曾提出要打一场“铺天盖地造林、见缝插针播绿”攻坚战。

  铺天盖地、见缝插针,大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

  沿着一条数十公里的柏油路经过大同市新荣区古长城遗址,入眼均是林浪蜿蜒,这座30万亩的森林公园,以前是荒山秃岭。这样的森林公园,大同人种出了两处。

  大同市区的西面有一条长约20里的荒山荒沟,叫云冈峪,去往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旅游专线公路从这里通过。现在站在沟底往上看,视线所及皆是绿色,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景观林带。而昔日的云冈峪,沟壑纵横、尘土飞扬,煤矸石堆积成山,散发出的有害气体难闻呛鼻,沿途拉煤大货车抛撒出的煤屑漫天飞舞。大同投入2亿,硬是在这片成活率低的荒山里种出了50万株树,有效改善了周边生态。

  从采凉山到大泉山,从五路山到千福山,从火山群到锅帽山……荒山秃岭被一一改造,披上了绿装,获得了新生。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市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完成营造林任务共计173.4783万亩。仅2020年,大同市就完成绿化造林33.58万亩,完成了总任务的195.46%。

  荒山造绿,城市增绿,农村添绿。

  在城市,大同市持续高标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先后实施了15项大型公园绿地建设项目,总面积约1500多万平方米;对新、改、扩建的200多条道路进行了绿化,建成了一批宽度在10-100米的景观林带,撑起了“城市骨架”。

  在农村,大同市大力实施森林乡村建设工程,2020年利用省市资金700万元,完成乡村绿化彩化财化40个。目前,大同已拥有23个国家级森林乡村。

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_fororder_6

大同市文瀛湖。新华网 发(李冬宾 摄)

  再造“大同清”

  在“大同蓝”与“大同绿”的协同打造中,大同人尝到了生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甜头。秉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理念,大同近年来又把生态治理的重点锁定在了“大同清”。

  大同市是京津冀水源涵养的重要区域,穿市域而过的桑干河一路北上,下游永定河是首都北京的“母亲河”。因此,大同的水污染防治对京津冀工农业生产、居民饮用水安全和生态修复治理意义重大。

  然而,2018年,大同的12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中,有4个属于劣Ⅴ类,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倒数第二。之后,大同将治水摆在了建设生态大同的突出位置,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

  源头治理“下猛药”。大同采取“查、测、溯、治”的方式,通过排查排污口找到水污染最初源头,精准治理。

  工程项目“快上马”。大同坚持地上地下同步,扩容新建、提效改造污水处理厂,同时开展雨污水收集管网的全覆盖排查,让生活污水经过物理过滤、生化处理,变成清流。

  综合治理“打硬仗”。大同树立全市水污染防治一盘棋思想,水务、市政、环保三个牵头部门组织协调,市、县、乡三级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体系推动实施,密切协作、无缝对接,系统治理、整体推进。

  凭借这些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工作措施,大同实施以御河、十里河为代表的“七河”(御河、十里河、桑干河、唐河、口泉河、南洋河、甘河)生态修复工程,有力修复了河道生态功能。特别是御河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后,形成16.8公里的“一水中流、七桥飞架”景观,有效改善了大同城市水生态和城市建设品位。

  沿河两岸生态园林密布,游人如织,呈现出“以水为脉、人水和谐”的美丽场景。

  2019年,大同4个劣Ⅴ类国家和省考核断面全部消除,特别是御河利仁皂和桑干河固定桥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均由2018年的劣Ⅴ类提升两个水质类别,改善为Ⅳ类。

  2020年,大同1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42%,超额完成25个百分点。桑干河水质持续改善的奋斗目标也已实现,部分河段还重现了“桑干夕照、鸟飞鱼翔”的历史画面。

美丽大同新画卷如何绘就?_fororder_7

蓝天映衬下的古城。新华网发

  近年来,“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美丽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一个个称号让美丽大同新面貌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如今,这绿水青山正逐渐变成大同人民的金山银山。大同正加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中蝶变新生。

  “大同将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抓好流域治理、加强国土绿化、推动绿色低碳。”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提出,大同将努力推进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