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晋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晋城市代市长薛明耀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晋城市经济运行交出高分答卷,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建成69处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排名全省第一,全国首个智能矿山算力中心建成投运;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02项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44.5亿元,完成率102.8%,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额排名全省第二;改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率先实现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县域全覆盖;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全省第一;城市建设三年行动首战告捷。
乡村振兴开启崭新篇章,克服历史罕见汛情影响,实现粮食稳产增收。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连续23个月无本土新增病例,疫苗接种各项指标完成率稳居全省第一。
报告回顾了5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949.7亿元增加到1912.4亿元,年均增长6.8%;人均GDP预计达到1.35万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9.3亿元增加到201.3亿元,年均增长13.6%。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进入全省最前列,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挺进全国地级市百强。
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煤层气综合改革、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2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
统筹兼顾、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1.8平方公里扩展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成功创建2个国家卫生县城和2个国家园林县城。清洁村庄比例达到93.5%,“四好农村路”建设领跑全国。郑太高铁顺利通车,5条城际公交线路相继开通,实现市域“一元公交”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太行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践行宗旨、倾心为民,民生福祉逐年改善。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8.2万人。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名校录取人数全省领先。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PM2.5浓度累计下降34%,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3%和77%,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6.8%。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四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连续九年排名全省第一。
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21件、政协委员提案2893件。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出台12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3部政府规章。
围绕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晋城市将朝着五大目标不懈努力:
奋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GDP总量实现大幅跃升,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1+5”产业集群加速迈向千亿级规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和中原城市群第一方阵。
奋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营商环境更多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成为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奋力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大幅提升,丹河新城13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建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以上。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四大牵引性工程顺利完成。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
奋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一山两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实质性成效,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建成一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更加优质,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
奋力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完善,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平安晋城成色更足、品牌更亮。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晋城市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这些指标的设定,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结果。
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焦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大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构建“1+5”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十四五”末突破35万家,年均增长18%以上。
(三)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四)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五)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六)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展示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全力推进总投资超千亿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今年重点抓好97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辐射带动大县城和重点镇协同发展。
(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八)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九)着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十)着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山西晚报 记者李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