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忻州市代市长李建国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回望本届政府的奋斗路,忻州坚定扛起“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化解各种风险挑战,一仗接着一仗打,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忻州发展进入新境界。
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综合实力实现历史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跃上千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2016年的1.6倍、1.5倍、1.35倍。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4.7万户。省级开发区由1个发展到8个。
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型发展入轨成势。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016年的1.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00.8亿元,建成投产项目3519个。A级以上景区由8家增加到3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7个。忻州海关开关,海关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投运。建成科技创新平台及载体129个。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三大攻坚战取得历史性成就。11个国定贫困县全部摘帽,22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9.7个百分点。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市域面貌深刻变化。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近6个百分点。市政建设投资突破200亿元。全市域“创卫”“创园”“创文”接续推进。大西高铁投运,公路通车里程17448公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3.51万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近5.8万套。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2万余个,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164所,新建学校63所。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4.1张提高到4.4张,建成532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69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
今后5年,忻州市新一届政府将朝着以下目标不懈努力:
聚焦经济发展更加稳健,高水平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到“十四五”末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区域经济总量破千亿,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基本成型。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全市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000亿元,区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在全省进位提质。
聚焦乡村振兴更加有力,走出“五个振兴”的忻州路径。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小杂粮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市建设水平,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一批具有忻州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升级版乡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聚焦文旅事业更加繁荣,打造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做强大五台旅游吸引圈、忻定原康养服务圈,联动太原打造“Y”型太忻黄金旅游带。完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标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宜居忻州·康养忻州”品牌。
聚焦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扎实建设美丽忻州。协同推进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实施汾河、滹沱河、桑干河、大清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好于全省平均水平,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健全完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聚焦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忻州。深化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强化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化解,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创新完善群防群治治理模式。
聚焦城乡融合更加充分,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工程,高标准开展特色片区打造行动。推进大县城建设,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0%左右,城市能级大幅提升,忻州在山西中部城市群中的地位凸显,成为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
聚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良好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支持忻州师院创建全省一流本科院校,设立启用忻州现代康养职业学院。实施中医药振兴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忻州市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实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加快规划有机融合;加快基础联通融合;加快产业特色融合;加快开放合作融合;加快文化交流融合;加快公共服务共享融合;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融合。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文旅康养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特优高效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示范项目创建。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放宽市场准入;创优营商环境;强化政策支持;实施倍增工程。
(五)持续攻坚项目建设。做实项目储备;开展长板招商;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推进机制;
(六)不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深化开发区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深化其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七)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开展碳达峰忻州行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八)全面加快民生事业发展。持续推动就业增收;不断优化教育供给;加快建设健康忻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九)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山西晚报 记者郭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