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晋要闻 正文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发布时间:2022-03-01 09:26:42 | 来源:山西晚报 | 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与大同市博物馆联合推出系列专栏“文物短史记·那时风云,那些人”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许家窑人:飞索掷兽 点燃大同史前星火

  开栏语

  这里,是平城、云州、大同府,这里,是古都、煤都、凤凰城。

  这里人杰地灵,代代子民在桑干水畔栖居生长,见证时光流转;

  这里物华天宝,件件文物闪烁着人文智慧,诉说前尘往事。

  这里,是大同,居山西之北,聚美美与共。

  这里,是大同市博物馆。

  十七万件文物,印证树大根深、文脉源长,一座总馆、九座分馆,书写鸿篇巨制、浩瀚华章。

  山西晚报·文博山西与大同市博物馆联合推出系列专栏“文物短史记·那时风云,那些人”,讲述馆藏文物背后那些历史人物身上的历史故事,为您展示一个丰厚而壮阔的大同。

  代表人物:许家窑人

  代表文物:头盖骨化石、石球、刮削器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在你的生命里,也许曾踏足山巅拥抱团花锦簇,也许曾走入低谷经历忧愁烦恼。

  在亘古的岁月里,虽然这都算是沧海一粟,但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惜。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现在,珍惜历史里的每一过往。

  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来到史前的大同湖畔。

  看!群山环抱、野马驰骋、鸵鸟飞奔……

  听!潺潺水声、呦呦鹿鸣、嗖嗖飞石……

  让我们循着古人类文明的印迹,穿越十万年!

  惊世发现

  一次不经意的驻足

  打开了通往雁北古人世界的大门

  而这次神秘之旅就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

  1973年6月,考古专家卫奇和盖培在河北阳原虎头梁一带进行考古发掘,为了扩大发掘范围,卫奇等人决定向雁北地区展开调查。

  他们首先来到当地药材收购站了解“土龙骨”的收购情况,所谓“土龙骨”实际上为古代大象、犀牛等哺乳类动物的化石,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常被药材商贩卖作药材之用。因此,卫奇等人立刻前往大同市四牌楼的药材收购站,在一位李姓收购员的热情接待下参观了药材站收购的大量“土龙骨”,也从这位收购员的口中得知了这些化石绝大部分都来自阳高县古城公社许家窑村。

  第二天,他们火速赶往“土龙骨”的发现地,在那里找到一些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残片和两件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石片,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考古学界的注意。

  1973年9月,著名学者贾兰坡在卫奇的陪同下,来到许家窑实地考察,在仔细研究了化石标本以后,撰写了《阳高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报告,这是关于“许家窑遗址”的第一篇报告。

  从1976年开始,贾兰坡、卫奇等人对“许家窑遗址”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古人类化石二十余件、石制品1.4万余件,以及大量的骨角器和二十余种哺乳动物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中期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文化遗物最为丰富、规模最大的古人类古文化遗址。

  从此,“许家窑遗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沉睡了十万年之久的“许家窑遗址”也得以面世。

  此外,大同许家窑遗址与临汾丁村遗址(距今20万年)和运城西侯度遗址(距今180万年)一起,纵贯全省南北,是山西省旧石器时代历史的三颗古遗址明珠,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

  1996年,“许家窑遗址”被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更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雁北先人

  “许家窑遗址”揭开了雁北古人的神秘面纱

  他们来自哪里?去往何处?

  在“许家窑遗址”中出土的约二十件古人类化石分属于十多个男女老幼不同个体。根据人类学的研究分析,从化石头盖骨上骨缝的愈合情况、牙齿的磨损程度以及恒齿替换乳齿的规律等得出,“许家窑人”当中有七岁的幼儿、十几岁的青少年、二三十岁的青年,还有年过半百的老年人。

  “许家窑人”头盖骨部分脑壳巨厚,可达一厘米以上,比现代人要厚得多;牙齿粗大,冠面沟纹和“北京人”具有相似之处,这些现象表明许家窑人依然保留着原始特征,应为“北京人”的后裔。

  大约在十万年以前,北京人迁徙西行,遭遇到大同湖的阻隔,遂在此繁衍生息,由此点燃了大同人类文明的星星之火。

  那么,后来的“许家窑人”又去了哪里?

  1963年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山西工作组王择义、尤玉柱等人,不辞千辛万苦,走遍荒山秃岭,在雁北朔县(今朔州市)峙峪村附近的黑驼山下发现了距今两万八千多年的“峙峪人”的枕骨化石以及其吃剩的大量动物化石。

  经过研究,“峙峪人”文化比“许家窑人”要先进得多,应为“许家窑人”的后裔。大约三万年前,“许家窑人”遭受大同湖洪水侵害,不得已丢弃家园,向南迁徙谋生,这便是后来的“峙峪人”。

  飞石猎马

  许家窑人有着强大的生存能力

  他们飞索掷兽

  自然界中一切的动物都是他们的猎物

  “许家窑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动物化石,有龟、鸵鸟、狼、老虎、野马、野驴、皮毛犀、扭角羚、原始牛、野猪等,其中以野马、皮毛犀、羚羊的化石数量为最,根据马牙化石统计,仅野马就有三百多匹。

  从这些动物化石分析,“许家窑人”生活的雁北地区,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山岭树木郁郁葱葱,大同湖畔碧波粼粼,田野上鲜花与嫩草相伴,草地上野马与羚羊奔驰。如此诗情画意般的美景,是不是我们今人最热切的向往。

  然而“许家窑人”却没有心思去欣赏这样的良辰佳境。在遗址中发掘的数以吨计的动物化石中,未发现一具完整的动物个体,甚至连一根完整的动物骨头都未找到,绝大部分为“许家窑人”吃剩的骨头和制造工具而打碎的骨片。可见,他们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甚至把动物身上能吃的东西几乎都吃尽了。

  尽管如此,“许家窑人”不畏艰难,创造各式工具,捕获自然界一切能捕获的猎物,其中以石球最具特色。在“许家窑遗址”中共出土了一千多件石球,这些石球大小不一,大的重量超过1500克、直径超过10厘米;小的则不足100克、直径不到5厘米。

  石球在“许家窑人”的手中生出无限威力,大型的石球他们就直接投掷野兽,中小型的石球则用作飞石索,投击野兽的要害部位。无论它们重量如何,只要能够击中目标,轻则让猎物受伤,重则直接可以让其毙命,威力巨大。

  除石球以外,还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许家窑人”用这些锐器猎捕野兽、处理兽皮、挖掘植物,俨然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当时独一无二的“王者”。

  绿树浓荫下,大象漫步、野马觅食,许家窑人带着石刀、石球,结队而行,日出而作,日暮而归,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属于大同人的远古文明。而今十万年沧海桑田,只有那些石球、石片印刻着“许家窑人”创造文明的历史印迹,讲述着人类演进的尘封往事。

 (山西晚报 文:王利霞 图:李航)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