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晋要闻 正文

不信蓝天唤不回 ——聚焦太原强力治气

发布时间:2022-03-29 13:30:58 | 来源:太原日报 | 责编:李胜兰

  原标题:不信蓝天唤不回——聚焦并州强力治气

不信蓝天唤不回 ——聚焦并州强力治气_fororder_9

越来越多的“太原蓝”。 牛晨阳  摄

  距离3月31日“秋冬防”结束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了,但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杨继生却比往常更忙碌了:依托太原理工大学专家团队的大气臭氧超标治理项目课题攻关启动,气候投融资方案即将迎来国家评审,为期两个月的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入企帮扶也将开始……前期的方案制定、沟通协调、人员对接以及后勤保障等任务的落实,都要一项一项检点。

  臭氧是太原市夏季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夏季的污染为啥现在就动手治理?是因为避免重蹈去年覆辙:受臭氧指标的拖累,我市空气质量指数从2月份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倒数第46名一路下滑至后3位。“按下葫芦浮起瓢,PM2.5和臭氧都有复杂的二次生成过程——湿度大,容易生成PM2.5,但湿度小在高温和光照强的条件下又容易生成臭氧,而PM2.5浓度越高光强度越弱。”杨继生说,“但挥发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在夏季高温天气来临之前,必须把这类污染物降下来。”

  身边的人都知道,杨继生每天加班加点,周六日也很少能休息。太原大气污染治理,容不得须臾松懈。

  让城市向绿而生

  在占地面积超过2200亩的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偌大的焦化企业里,看不到煤炭和焦炭,闻不到刺鼻异味,完全颠覆对传统煤焦化企业的惯性认知。累计近8公里长的全封闭皮带走廊,将原料和产品运出或运至筒仓,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小。刚刚出炉的炽热焦炭如何冷却?面对记者的疑问,公司副总经理王永宽表示,公司采用的干熄焦工艺,通过氮气这一惰性气体隔氧,实现了快速冷却。产生的带有余热的气体,则被用来发电,“每天发电量近50万千瓦时。”

  如果采用湿熄焦工艺,该公司每天至少要消耗5000吨水。“以前焦化企业采用的是湿熄焦,熄焦水与炽热焦炭接触后产生的蒸汽,夹带有不少的有害物质,这类水蒸气的无害化处置是世界性难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清徐大队指导员武志鹏说。表面看,干熄焦与传统焦炭并无区别,但由于水分极少且抗碎强度、反应强度高,前者每吨要贵200元。

  焦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被深加工为99.999%的高纯氢气,以及液化天然气、乙二醇等化工产品。公司门口,记者遇到前来加氢的司机康学江。他驾驶的氢能源重卡,往返于东于镇和清徐县城之间。“加氢一次400元,可行驶400公里,运输成本只有传统能源车的一半。”康学江说,“排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而且驾驶室再也不用闻汽油味了!”目前,穿行于美锦集团钢铁、煤矿、化工等企业间的氢能源重卡,达到了近百辆,推动美锦集团及周边企业实现运输清洁化。

  3月25日上午10时40分许,美锦华盛化工污染物超低排放“管控治”一体化平台上的监测数据显示,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1.6、13.8、44.1微克每立方米,而国家超低排放标准限值分别为10、30、100微克每立方米。杨继生表示,我市3家焦化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主要工程均已实施完毕,企业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除了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下降外,超低排放改造对企业的物料储存、输送,厂区周边环境整治以及运输清洁化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以技术创新驱动工业企业污染物减排,实现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太原这座城市向绿而生的生动实践。目前,我市钢铁、焦化、燃煤电厂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水泥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在全速推进中。

  织密织牢“防尘网”

  3月26日,解放南路230号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天还没有亮,李小平很早就把门前的道路打扫干净,拿起水管喷淋道路,防止道路起尘。当日中午,太原风力增大到4至5级,短时达到6至7级大风,工地的防尘网盖了两层。“四级以上天气,工地所有土方作业就都停了。”施工方负责人郭解兵介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占地只有10亩的工地,处于桩基施工阶段,雾炮车、洒水车、喷淋装置、车辆冲洗平台等防尘措施一应俱全。“专人拉网苫盖、专人清洗车辆、专人洒水降尘、专人清扫保洁,这么大点的工地,仅扬尘管理员便有10人。”市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王志诚介绍。一墙之隔的市民高先生,之前对工地的扬尘管控满是疑虑,但工地每天的精细化作业,让他逐渐放下了戒心:“可能嫌冲洗平台冲得不干净,经常见两三个工人,拿着高压水枪,给车辆‘洗澡’,防止车辆把泥带到外边的马路上。”

  过去3年多,太原在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个城市里,每月降尘量居高不下,甚至有几个月排倒数第一,被称为“最土”城市。为有效治理降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我市要求建筑工地实施“六个百分百”——施工区域100%围挡、裸土及物料堆放100%覆盖、施工场地100%洒水清扫、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只要有一项不达标,便坚决停工,依法高限处罚。今年以来,市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便发现纠正各类扬尘防控不到位行为68起,立案处罚4起。

  念好扬尘治理“紧箍咒”,确保“尘埃落地”,省城各个工地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工地在数十米高的塔吊上安装了喷淋头,随着塔吊来回转动,工地上便下起了“蒙蒙细雨”,“空中降雨”的范围覆盖了整个施工现场;有工地在基坑上方遮盖上防尘“天幕”,有效防止扬尘外溢,起到防尘、降噪、遮阳、降温的效果,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相比防尘网的遮盖,可节约成本一半以上……

  从2019年4月开始,在“2+26”城市中,太原降尘量连续8个月降幅排名第一;2020年3月、5月、6月,太原降尘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66.2%、44.7%、54.5%,下降幅度均排名第一。去年,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公里降尘量8.22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相比2018年、2019年,降幅分别达48.0%和32.6%。每月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的排名,从曾经的倒数第一,稳定至中间位置,摘掉了“最土”城市的帽子!

  告别煤烟型污染

  虽已入春,但娄烦县寒意未尽。进入该县天池店乡鹰落沟村村民刘建清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煤改电之后国家有补贴,一冬天用电比烧煤能省1000多块钱,现在是屋里暖暖和和,外头干干净净,你说好不好?”刘建清高兴地分享着“煤改电”后的感受,“一按开关,十几分钟家里全热乎了,再也不用想着每天封炉子、掏煤灰了。”“煤改电”“煤改气”,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政府的惠民政策,既守住了温暖过冬的底线,更让蓝天幸福感变得越来越真切。

  煤城不烧煤,产煤不用煤。2017年,我市被财政部、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之一,并开始实施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工作。目前,我市24.73万户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取暖。“今年完成1.57万户清洁取暖改造,除采煤沉陷区搬迁居民外,基本实现全市燃煤采暖清零目标。”杨继生表示。

  在晋源区晋阳堡村村民张红兵家,锅炉房改造成了卫生间,过去院里堆煤的地方种了蔬菜,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煤炭的农村人家,现在连明火都看不到了。煤炭,正在逐渐淡出太原农村人的取暖记忆。

  清洁供暖改造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可以从煤烟型污染因子二氧化硫看出端倪:2016年,太原二氧化硫浓度是每立方米68微克;到了2021年,二氧化硫浓度降到了每立方米14微克,下降幅度达78%。目前,我市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

  2021年,太原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为5.24,同比下降11.3%,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32位。由挥之不去的“雾霾天”,到越来越多的“太原蓝”;由推窗“看天”的集体焦虑,到出门赏景的愉悦心情——实干催生的“好空气”,沉淀着一份厚重的民生情怀,记录着太原绝地反击的艰难历程。

  “蓝天白云”的逐梦之旅,还在继续。 (太原日报 记者任晓明 )

友情链接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华网山西频道|人民网山西频道|央广网山西频道|中国新闻网山西频道|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山西日报|太原日报 

  太原广播电视台|山西晚报|太原晚报|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