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山西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特色产业
向美而行!大同全力建设和美乡村
2024-05-31 11:02: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薛阳责编:冯薇薇

  干净的农家小院里花团锦簇,规范化的种养殖基地生机勃勃,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水泥马路曲径通幽……近年来,山西大同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广袤农村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华丽转身。

  以弘扬乡村文化文明之“力”,推动和美乡村提质增效

  近两年来,大同市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为牵引,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33个、市级文明村镇197个,星级文明户约12.8万户,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同时,大同市还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全市各县区紧紧依托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80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项任务,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该市还持续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规范移风易俗办事流程。市文明办会同市民政局推动各县区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补入“移风易俗”相关内容,村两委依托红白理事会,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婚丧嫁娶事宜办事程序、彩礼酒宴标准,形成了“有人管、按章办、机制全”的工作机制,引导村民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以环境整治之“笔”,描绘和美乡村图画

  “不论是污水管网建设,还是清理沟渠、硬化道路、改造厕所,村民都主动加入进来,原来随处可见的草堆改成了规整的小菜园,过去遍地走的鸡鸭圈进了篱笆栏,村民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州区倍加造镇营坊沟村党支部书记蒋亭说,“村里注册了60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由九名村民组成的清洁环卫队早晚两次进行全方位保洁,还建立了卫生清洁长效机制,促进环境整治制度化、持续化。”

  大同市切实压实县区属地主体责任,因地制宜、科学引导,选择合理改厕模式,保障改厕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到2023年底,全市拥有农村户用卫生厕所154906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7.6%,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7.89%,农膜回收率88.76%,全市现有秸秆规模化利用主体317个。在深入进行农村改厕基础上,大同市还全面加强秸秆处理力度,去年,全市秸秆可收集资源达128万吨,综合利用率93.59%。2024年,大同市又继续实施了26个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项目,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以上。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6座、村湾污水处理站183座,基本实现处理全覆盖。深埋三格化粪池式、粪污集中无害化处理式(通风改良式)等改厕模式极大改变了农村如厕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村镇10个、省级文明村镇33个、市级文明村镇197个,星级文明户约12.8万户,259个村镇正在申报新一届文明村镇。

  以基础建设之“手”,提升配套设施“硬实力”

  2024年,大同市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预算安排支持农业发展资金0.3亿元,安排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56亿元,其中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比例高于60%。近三年来,大同市已争取中央及省级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共计7261万元,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3个。2023年以来,全市农村公路完成新改建里程7351.612公里,危桥改造31座,实施了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72.74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75.9亿元,解决了87个乡镇、1426个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难题,全市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实现了通硬化路。农村热点区域5G网络、燃气管网、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点全域覆盖。这些投资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交通出行条件,还优化了全市的公路路网结构,提高了公路路况质量,为和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特别是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成440.64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6亿元,连通A级以上景区10个,覆盖非A级景点39个。

  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同市制定了《大同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任务目标。其中,路灯亮化工程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目前,全市太阳能路灯亮化的行政村已达到84%以上,并计划到2025年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

  如今,一个个山清水秀、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村庄正渐次出现在塞北大地上,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一村一片林、一村一片景”的乡村绿化新格局正在大同市广大乡村逐步形成,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文/图 马静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